“顽主”的“伤心”之处——王朔小说再解读
本文关键词: 社会主义时期 价值理想 痞子文学 公众形象 叙述人 批评话语 痛入骨髓 橡皮人 同构关系 自然人性 出处:《文艺理论与批评》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在当年的"王朔热"中,主流批评话语参与建构王朔的公众形象,将王朔建构为万人瞩目的"痞子英雄"。~1王朔这一公众形象的确立,为告别社会主义时期的价值理想,建立新的意识形态和个人自我观念开辟了道路。但某种意义上,王朔的"痞"恰恰是因为对社会主义时期价值理想及自身经验的珍视和缅怀。也就是说,王朔小说中"痞"的一面和伤心的一面本来具有同构关系,只有从后一面出发才能回答王朔的"痞"从何而来,但是,主流批评话语在参与建构王朔公众形象的过程
[Abstract]:In that year's "Wang Shuo fever," the mainstream critical discourse participat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ublic image of Wang Shuo,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ublic image of Wang Shuo as a "riffraff hero" .Xi ~ (1) in order to bid farewell to the value ideal of the socialist perio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ew ideology and personal self-concept has opened the way. But in a sense, Wang Shuo's "ruffian" is precisely because of his cherishing and remembering the value ideals and his own experience of the socialist period. That is to say, The "ruffian" side of Wang Shuo's novel and the sad side originally have the isomorphic relationship. Only from the latter side can we answer the origin of the "ruffian" of Wang Shuo. However, the mainstream critical discourse is taking part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the public image of Wang Shuo.
【作者单位】: 德州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分类号】:I207.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黄平;;没有笑声的文学史——以王朔为中心[J];文艺争鸣;2014年04期
2 王蒙;;躲避崇高[J];读书;1993年01期
3 陈思和;黑色的颓废——读王朔小说的札记[J];当代作家评论;1989年05期
4 赵园;;“难见真的人!” 试说《轮回》改编原作的得失[J];电影艺术;1989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永峰;;“顽主”的“伤心”之处——王朔小说再解读[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7年04期
2 王金胜;;“崇高”的解构与重构——莫言文学与中国现代经典崇高美学传统[J];东方论坛;2017年03期
3 熊龙英;刘智跃;;“躲避崇高”的知识分子群像——论阎真小说中的世俗知识分子形象塑造[J];湘南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4 崔佳琪;谢纳;;王朔小说中喜剧性的表现及消退[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2期
5 陈林;;后理想主义时代的困惑与求索——甫跃辉小说论[J];当代作家评论;2017年02期
6 乐绍池;;转型时代里的喧嚣与潜流——八九十年代之际的王朔与王朔热[J];东吴学术;2017年01期
7 于沐阳;马达;;知识分子的精神救赎——关于20世纪90年代“人文精神”讨论的述评与思考[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6期
8 项静;;在结束的地方开始——路内的工厂三部曲与1990年代[J];滇池;2016年11期
9 孙晓蕾;;为崇高松绑:从“伪崇高”重回“崇高”[J];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2016年02期
10 薛毅;;人文精神的讨论[J];都市文化研究;2016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光炜;;引文式研究:重寻“人文精神讨论”[J];文艺研究;2013年02期
2 朱大可;;王朔主义:众痞的黑色喜剧[J];花城;2005年04期
3 王朔;我看大众文化[J];天涯;2000年02期
4 邓晓芒;王朔与中国文化[J];开放时代;1996年01期
5 王彬彬;过于聪明的中国作家[J];文艺争鸣;1994年06期
6 吴炫 ,王干 ,费振钟 ,王彬彬;人文精神寻思录之三——我们需要怎样的人文精神[J];读书;1994年06期
7 白烨;王朔;吴滨;杨争光;;选择的自由与文化态势[J];上海文学;1994年04期
8 张汝伦 ,王晓明 ,朱学勤 ,陈思和;人文精神寻思录之一——人文精神:是否可能和如何可能[J];读书;1994年03期
9 王晓明;张宏;徐麟;张柠;崔宜明;;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J];上海文学;1993年06期
10 ;王朔自白——摘自一篇未发表的王朔访谈录[J];文艺争鸣;1993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金满;社会主义时期宗教存在的根源初探(续)[J];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87年02期
2 志峰;;社会主义时期宗教的作用[J];中国天主教;1989年04期
3 郑m8;;社会主义时期青运史研究与编写中的若干问题[J];中国青年研究;1991年02期
4 熊才水,李寄澄;编写社会主义时期地方党史的原则与方法问题探微[J];党史文苑;1997年02期
5 陈国清;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时期党史研究的若干思想简析[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6 张文清;关于编写社会主义时期上海地方党史(1949—1978)的若干思考(上)[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3年01期
7 向彤;文艺要不要反映社会主义时期的悲剧——从《伤痕》谈起[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01期
8 张江明;社会主义时期的否定之否定问题[J];哲学研究;1981年09期
9 ;《中国社会主义时期史稿》内容提要及作者简介[J];探索;1986年02期
10 徐小跃;中国无神论学会第四次年会在成都召开[J];文史哲;198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秋浦;;正确对待传统文化[A];民族学研究第十辑——中国民族学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2 陶柏康;;从历史、现实看未来——中国共产党战胜政治风险的实践[A];峥嵘岁月 磅礴绚丽——上海市党校系统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80周年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我市征集社会主义时期中共商洛历史口述资料[N];商洛日报;2008年
2 胡岩;承前启后的重要文献[N];中国民族报;2003年
3 ;强调“又好又快”发展意义何在[N];贵阳日报;2007年
4 上海宗教学会原会长 刘建;开拓中国当代宗教的理论研究[N];社会科学报;2012年
5 董强;民族自然交融符合民族发展的客观规律[N];贵州民族报;2014年
6 冯今源;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7 中共衢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江汛波;走进衢州党史宝库[N];衢州日报;2011年
8 ;科学发展写新篇[N];桂林日报;2007年
9 记者 娄山;推进社会主义时期党史专题征编工作[N];蚌埠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益西加措;准确掌握宗教自身的客观规律[N];西藏日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张亚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1956-1966)[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7年
2 刘海;试论社会主义时期宗教的作用[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3 向汉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政府管理中的群众路线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4 齐桂香;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爱国主义研究(1956-1966)[D];杭州师范大学;2013年
5 吴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关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段元超;论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和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林清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商业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侨大学;2013年
8 焦俊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经济建设思想论析[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9 刘义群;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经济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5355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535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