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何其芳著作举隅

发布时间:2018-04-15 22:21

  本文选题:何其芳 + 卞之琳 ; 参考:《现代中文学刊》2017年05期


【摘要】:正《汉园集》,诗集,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合著,卞之琳编,1936年3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画梦录》,散文集,1936年7月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初版。《还乡日记》,散文集,1939年8月上海良友复兴图书公司初版。《文学艺术的春天》,论文集,1964年4月北京作家出版社初版。
[Abstract]:The first edition of the Shanghai Commercial Press in March 1936 . The Spring Festival , the essays , the first edition of the Beijing Writers Publishing House in April , 1964 .

【分类号】:I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应光 ,何休 ,陶德宗;第二届何其芳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文学评论;2003年02期

2 白苇;纪念何其芳诞辰90周年暨第二届何其芳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王保生;“何其芳现象”再批判——纪念何其芳诞辰90周年暨第二次何其芳国际学术研讨会总结发言[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4 宫玺;美丽的夭亡[J];咬文嚼字;2003年01期

5 万龙生;何其芳旧体诗创作初探[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6 童龙超;对诗歌定义“公式化”问题的反思——以何其芳诗歌定义为例[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7 封英锋;陶德宗;;何其芳研究会成立大会暨学术讨论会综述[J];文学评论;2008年05期

8 ;纪念何其芳先生逝世三十周年座谈会[J];文学评论;2008年01期

9 程凯;;纪念何其芳同志逝世三十周年座谈会侧记[J];文学评论;2008年01期

10 王钰璇;李丽萍;;近五年何其芳研究综述[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怡;;“何其芳特征”与东方色彩——论何其芳前期诗歌的中西融合[A];东方丛刊(1994年第1辑 总第八辑)[C];1994年

2 谢应光;;何其芳诗歌的语言策略与历史处境[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3 北塔;;述论何其芳诗的英文翻译[A];中国新诗:新世纪十年的回顾与反思——两岸四地第三届当代诗学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陈尚哲;;何其芳的诗歌创作及其发展[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下)[C];2009年

5 郝明工;;何其芳同志与共和国文学运动——从一个人的文学境遇看一个社会的文学运动[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6 王平凡;王素蓉;;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大事记(下)——郑振铎、何其芳领导时期的文学所[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1年第2期(总第201期)[C];2011年

7 王平凡;王素蓉;;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大事记(中)——郑振铎、何其芳领导时期的文学所[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1.1)[C];2011年

8 邓经武;;何其芳与“花间词”及其文化启示[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9 王平凡;王素蓉;;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大事记(上)——郑振铎、何其芳领导时期的文学所[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6)[C];2010年

10 谭德晶;;《预言》后期创作与艾略特影响[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张永权;他就是一首大诗[N];文艺报;2011年

2 呼岩鸾;寻找诗歌的地址[N];人民日报;2010年

3 对话主持人祝晓风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审 本报记者 记录整理 本报记者 杨赛;时代与格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4 王水照 侯体健;文学所“何其芳时代”杂忆[N];东方早报;2013年

5 华光;数十年记忆 人间情谊[N];文艺报;2011年

6 李舫;杜书瀛——像大自然一样真纯[N];人民日报;2011年

7 (美) 汉乐逸;美与真的发现之旅[N];中华读书报;2010年

8 名章;心仪卞之琳和他的诗[N];中国审计报;2001年

9 万直纯;追求学术精益求精[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雪伟;何其芳的延安之路[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姚韫;论何其芳文学思想的建设性和矛盾性[D];辽宁大学;2011年

3 肖曼琼;翻译家卞之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乜;论何其芳诗歌与晚唐诗风[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2 王晓云;论何其芳的新诗理论[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兴祥;论何其芳的唯美追求[D];扬州大学;2010年

4 彭云;何其芳的新诗理论初探[D];苏州大学;2006年

5 冯雷;何其芳“艺术自觉”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6 刘进;何其芳论[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7 林美钦;“何其芳现象”新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荣;何其芳前后期创作转变的原因初探[D];苏州大学;2009年

9 赵静;何其芳文艺思想研究[D];湖北民族学院;2014年

10 袁飞舟;梦里云烟芬芳满园[D];西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560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7560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f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