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宋代殿试策文的文本形式
本文选题:殿试策文 + 文本形式 ; 参考:《文学遗产》2017年04期
【摘要】:殿试是宋代科举中层级最高的考试,现存完整的宋代进士科和制科殿试策文共有三十二篇,总字数达二十一万余字。宋代殿试策文沿袭了唐后期一部分制举策文的形式,形成了一种基本样式,为应试者所遵循。策文中通过多种形式来美刺皇帝与朝政,并在美与刺之间努力寻求平衡,产生了独特的言说技巧和修辞策略。宋代殿试策文的篇幅较前代有明显扩展,主要缘于策项中加入了大量经书阐释和历史分析的内容。从文章写作的角度而言,这种熔经铸史的写法增强了宋代殿试策文论说的力度和逻辑,丰富了论说的技巧。
[Abstract]: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in the Song Dynasty is the highest in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of the Song Dynasty . There are thirty - two articles in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of the Song Dynasty , and the total number is twenty - first ten thousand .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宋代试策与策文研究”(项目编号11CZW033)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策论与经义:宋代科举考试文体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4PJC02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I20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诸葛忆兵;;宋代应策时文概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4期
2 陈飞;;唐代制举试策的形式体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3 韦春喜;;汉代对策文刍议[J];文学遗产;2012年06期
4 周兴涛;;宋代武举的程文考试[J];教育与考试;2011年06期
5 金滢坤;;试论唐代制举试策文体的演变[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俞兆鹏;;文天祥《御试策》评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陈飞;;唐代试策的形式体制——以制举策文为例[J];文学遗产;2006年06期
8 何忠礼;;宋代殿试制度述略[J];中国史研究;198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笑一;;论宋代殿试策文的文本形式[J];文学遗产;2017年04期
2 夏亚飞;;宋代殿试评卷制度探析[J];中州学刊;2017年02期
3 袁一丹;;“实学”与“虚文”之间:晚清改试策论的多重困境(1898-1905)[J];文艺争鸣;2016年07期
4 方笑一;;宋代科举策文的话语分析[J];兰州学刊;2016年06期
5 魏海岩;;宋代进士科考试的政治宣传价值分析[J];中原文化研究;2016年02期
6 丁爱博;毕云;;早期中古建康地区秀才考试的发展及其贡献[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6年01期
7 方笑一;;宋代科举策问形态研究[J];宋史研究论丛;2016年00期
8 方笑一;;宋代科举策问形态研究[J];宋史研究论丛;2016年01期
9 周兴涛;杨晓宇;;再论宋代武举[J];中国考试;2015年03期
10 黄敏捷;;北宋进士罗恺事迹考述——兼及嘉yP、熙宁间“另类”官员群体[J];史林;2014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徐公持;;论秦汉制式文章的发展及其文学史意义[J];文学遗产;2012年01期
2 刘跃进;;秦汉兴衰:文化选择的决定作用[J];百色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陈飞;;唐代试策的形式体制——以制举策文为例[J];文学遗产;2006年06期
4 程奇立;元和制举案辨正——兼与岑仲勉、傅璇琮先生商榷[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5 岳庆平;董仲舒对策年代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3期
6 何忠礼;;状元、榜眼、探花名称探源[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维平;清代殿试策对的僵腐文化批判[J];殷都学刊;2003年01期
2 陈飞;;唐代试策的形式体制——以制举策文为例[J];文学遗产;2006年06期
3 陈飞;;唐代“准明经”试策考述(上)[J];文学前沿;2000年02期
4 陈飞;;唐代试策的表达体式——策问部分考察[J];文学遗产;2008年01期
5 金滢坤;;试论唐代制举试策文体的演变[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陈飞;;唐代“常明经”试策考述[J];唐代文学研究;2002年00期
7 陈飞;唐代“类明经”试策考述——“官人文学”研究之一[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8 王同策;冯煦和他的殿试策[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5年02期
9 陈飞;唐代进士科“止试策”考论——兼及“三场试”之成立[J];历史研究;2002年03期
10 张大文;;设矛盾道道是关 讲辩证关关是道——赏析唐德宗殿试策问及白居易对策五道[J];美文(下半月);2012年09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傅璇琮;独具标格的唐代试策考[N];光明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飞;唐代试策研究(《唐代官人文学研究》第一卷)[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成芳;唐代试策文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5年
2 张若曦;汉代选官制度与试策文[D];河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7573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757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