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征引宋玉及其作品阐论
本文选题:宋玉 + 刘勰 ; 参考:《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5期
【摘要】:在先秦文学史上,宋玉是继屈原之后的又一位伟大辞赋作家。刘勰《文心雕龙》征引宋玉及其作品凡十三次之多,对宋玉的文学创作水平、创造文学新体裁,以及其超卓的文学创作技巧,均给予极高的评价,体现出文学自觉时期的卓越文论家对宋玉作品文学价值的深刻认识。对《文心雕龙》征引宋玉其人其作进行细致探索、阐发,对于我们全面深入地认识宋玉的文学史意义裨益良多。
[Abstract]:In the history of pre-Qin literature, Song Yu was another great ci writer after qu Yuan.Liu Xie "Wen Xin Diao long" recruited Song Yu and his works as many as thirteen times, and gave a very high rating to Song Yu's literary creation level, the creation of a new literary genre, and his excellent literary creation skills.It reflects the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literary value of Song Yu's works by outstanding literary theorists in the period of literary consciousness.It is of great benefit for us to fully understand Song Yu's literary history by carefully exploring and expounding Song Yu-qi 's works on "Wen Xin Diao long".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2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立群;超越旧“成说” 开拓新领域——关于《文选》研究的断想[J];文学遗产;2005年02期
2 杨明;;《文选》研究的新贡献——读顾农《文选论丛》[J];博览群书;2008年10期
3 汪超;;试论两宋《文选》刊印盛况及其原因[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03期
4 汪超;;论《文选》对两宋总集编纂的影响[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5 刘群栋;;《文选》五臣注价值新探[J];中州学刊;2009年04期
6 付琼;;宋人对《文选》文学标准的发难及其影响[J];学术论坛;2009年07期
7 刘群栋;;当前《文选》研究中的四大热点问题[J];求索;2010年04期
8 赵俊玲;;杨慎《文选》学成就刍议[J];许昌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9 江庆柏;关于宋代的几种《文选》刻本[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1期
10 诸祖煜;;唐代扬州的《文选》学[J];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丁红旗;;论隋时《文选》学中心在江南的形成及其北移[A];第二届江南文化论坛——江南都市与中国文学[C];2013年
2 徐华;;《文选序》与《文选》差异问题的再审视[A];历史文献研究(总第31辑)[C];2012年
3 李大明;;《文选》编诗“以时代相次”考辨[A];高校编辑出版工作论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赵俊玲;填补《文选》学研究空白[N];中国文化报;2008年
2 顾农;隋炀帝与《文选》学[N];中华读书报;2013年
3 演讲人 刘跃进;走近经典的途径[N];人民政协报;2012年
4 黑龙江大学 刘冬颖;文体考辨[N];光明日报;2010年
5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 胡旭 刘子立;旧学商量加邃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郝P仔;明代《文选》学研究[D];北京大学;2012年
2 冯淑静;《文选》诠释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冯莉;《文选》赋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4 赵俊玲;《昭明文选》评点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叶黛莹;从阅读到创作的诗学历程[D];武汉大学;2011年
6 傅刚;《昭明文选》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99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高尚;《文选》李善注引经部佚书考[D];郑州大学;2015年
2 赵亦雅;《文心雕龙》与《文选》诗歌思想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李秀;韩愈诗歌对《文选》的接受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5年
4 臧鲁敏;《文选》论体文研究[D];华侨大学;2015年
5 熊小敏;方回《文选颜鲍谢诗评》研究[D];华侨大学;2015年
6 卢迪;《文选》李善注引部分杂家文献考[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7 卢兰;《文选》序体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8 潘思宇;《文选》表体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9 鲁梦宇;《文选》古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10 张雪雨;清代《文选》赋类批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7705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770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