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白河逝水》结构的审美意义
发布时间:2018-05-05 23:31
本文选题:回族穆斯林 + 逝水 ; 参考:《中国穆斯林》2017年05期
【摘要】:正穆达先生是南京回族作家,他的长篇小说《白河逝水》完稿后,曾两次请我审读小说中所涉民族宗教内容,于是我有机会成了这部小说最早的读者。当我读完小说时,内心有一种隐隐的震撼。这种震撼不止于小说真实典型地再现了那段风云激荡的岁月,也不止于对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回族穆斯林生活的生动描述,还在于小说的结构形式以及这种结构
[Abstract]:Mr. Moda, a Nanjing Hui writer, has asked me to read about the ethnic and religious contents of the novel two times after his long novel, "the dead of the White River". So I had the opportunity to become the earliest reader of the novel. When I finished reading the novel, I had a hidden shock. This shock was more than the true and typical reappearance of the wind in the novel. The turbulent years of the cloud are not only vivid descriptions of the Muslim lives scattered in the Han nationality area, but also the structure and structure of the novels.
【作者单位】: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南京市伊斯兰教协会;
【分类号】:I207.4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克俭;梨花湾的 穆斯林世界 ——《穆斯林的儿 女们》的民族民俗特征[J];小说评论;1991年03期
2 李树江;电视纪实片《回族穆斯林生活掠影》解说词[J];回族研究;1998年04期
3 池沫树;;逝水[J];创作评谭;2010年06期
4 柏桦;;逝水(四首)[J];青海湖文学月刊;2010年07期
5 翩然落梅;;逝水[J];中国诗歌;2010年09期
6 卢文玉;;流年逝水(组诗选三)[J];诗歌月刊;2003年05期
7 邓诗鸿;;逝水:朴素与沉默(组诗)[J];诗刊;2003年18期
8 廖全京;悠悠逝水[J];四川戏剧;2002年03期
9 本刊编辑部;;逝水东流 理工常在[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S1期
10 阎秋霞;;试论蒋韵作品中理想人格的审美意义[J];文艺争鸣;2013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王科 (满族);面对苍茫的江流逝水[N];文艺报;2014年
2 汪曾祺;《逝水》 [N];中华读书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麦远婷;阮籍《咏怀诗》植物意象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8497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849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