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作为“现代性”表象的女性描写——从留日作家到闻一多

发布时间:2018-05-31 18:25

  本文选题:闻一多 + 鲁迅 ; 参考:《江汉论坛》2017年05期


【摘要】:闻一多对爱人、祖国、文学艺术的"裸体的天使和彩凤"的想象,是他"中华文化的国家主义"的主张和文学审美观的表露。这一女性表述在两个层面上体现了闻一多文学活动的矛盾:对以西洋为模式的文学现代性的向往和爱国主义激情之间的矛盾,以及作为表现者的诗人个人的困境:用典雅的形式规范时代的横暴的激情。而前一种矛盾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由知识分子先驱性的努力而诞生的五四文学所内含的宿命般的课题。
[Abstract]:Wen Yiduo's imagination of "naked angels and colorful Phoenix" in love, motherland, literature and art is his proposition of "nationalism of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expression of literary aesthetics. This female expression embodies the contradiction of Wen Yiduo's literary activities on two level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yearning for literary modernity based on the western model and the patriotic passion. And the personal plight of the poet as the presenter: regulating the violent passion of the times in elegant form. In a sense, the former contradiction can be said to be the fate of the May 4th literature born from the pioneering efforts of intellectuals.
【作者单位】: 日本关东学院大学;
【分类号】:I206.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甘浩;现代性的灰色本事与蓝色梦幻——《蓝色的马》的符码解读[J];名作欣赏;2004年09期

2 高子文;;戏剧的“现代性”与作者立场[J];戏剧文学;2009年05期

3 陈燕谷;现代性:未完成的和不确定的[J];读书;1997年10期

4 ;“五四”新文学运动处于前现代性阶段[J];文艺理论研究;1998年02期

5 张卫中;90年代中国城市小说的现代性[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李怡;“走向世界”、“现代性”与“全球化”[J];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05期

7 张剑;;“现代性”视野下的理性问题探讨[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J];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02期

9 余琳;;现代性视域中的戏剧之花——也谈“戏剧精神”的回归与建设[J];戏剧文学;2006年03期

10 林广泽;;从“现代性”解读文学的“现代性”[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雷锐;;论现代文学的现代性及其特点[A];东方丛刊(2003年第1辑 总第四十三辑)[C];2003年

2 马俊山;;《压迫》解读:视界错位与现代性塌陷[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3 伍茂国;;古典性与现代性:相逢在《门外》[A];看一支芦苇——辛笛诗歌研究文集[C];2012年

4 张颐武;;“现代性”与“凝视”的焦虑[A];东方丛刊(1995年第3辑 总第十三辑)[C];1995年

5 陈红旗;;现代性的风度:周文与川康边地忆叙[A];周文研究论文集[C];2007年

6 潘世圣;;论《前茅》的艺术变化[A];郭沫若史学研讨会论文集[C];1986年

7 吕正惠;;《革命与形式》序[A];茅盾研究(第11辑)[C];2011年

8 王桂妹;;闻一多对新诗现代性的理解与救正[A];闻一多研究集刊(纪念闻一多诞辰100周年)[C];2004年

9 陈芝国;;危机之下的抉择——论宋淇的散文诗[A];当代散文诗的发展暨“我们”文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荒林;;郑敏诗歌:女性现代性文本[A];郑敏诗歌研究论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恪 王一川;回到现代性的地面[N];中国教育报;2002年

2 范垂功;如何表现现代性?[N];文艺报;2010年

3 范垂功;关注现代性的运行[N];文艺报;2011年

4 刘琼;“现代性”的融入[N];文艺报;2011年

5 孟繁华;“多元现代性”及其冲突[N];文艺报;2009年

6 段崇轩;要“现代性” 更要“民族性”[N];文艺报;2007年

7 袁盛勇;暧昧的现代性[N];文学报;2007年

8 杨四平;当前新诗的城市诉求[N];安庆日报;2005年

9 ;现代性、修辞术和中国式《尤利西斯》[N];中国教育报;2004年

10 雷达;现代性观照下的乡土之魂[N];文学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菲;论鲍十小说的现代性[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5年

2 王希;巨变下的失败者—路内小说工人与青年形象考察[D];江西师范大学;2016年

3 柴琳;现代性困境下的“教师”想象[D];山西师范大学;2016年

4 田甜;社会转型视角下《孽海花》的现代性书写[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5 罗婷;现代性的另一种姿态[D];浙江大学;2009年

6 李玮;立足“本土中国”的现代性写作[D];山东大学;2007年

7 常丽娟;被遮蔽的另类现代性[D];新疆大学;2011年

8 王雪;反讽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09年

9 冯波;“乡下人进城”小说中的“日常生活方式”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雪莲;“文学的现代性”勘探之一种[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608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9608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c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