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戏仿叙事的发生及其价值判断
本文选题:新时期小说 + 戏仿叙事 ; 参考:《社会科学家》2017年02期
【摘要】:戏仿叙事是当代小说创作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对文学史上的经典文本的一种戏谑或滑稽模仿,给读者提供了一个观照经典文本和生活的新视角。新时期以来,小说中文本观念和社会文化观念的变革以及对小说的虚构本质和世俗化社会思潮的认同催生了戏仿叙事。戏仿叙事消解了僵化的思维方式和僵硬的教条,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文学空间的开拓,但戏仿叙事同时又可能消解一切价值和主体精神,体现出后现代主义的虚无主义特征。
[Abstract]:Parody narrative is an important form of contemporary novel creation. It is a kind of banter or antics of classical texts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It provides readers with a new angle of view to reflect the classical texts and life. Since the new perio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ncept of Chinese text and social culture, as well as the recognition of fictional nature and secularized social trend of thought in novels, have given birth to parody narration. Parody narration dispels the rigid mode of thinking and rigid dogma, to a certain extent, it is beneficial to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ry space, but parody narrative may also eliminate all values and the spirit of the subject at the same time, which embodies the nihilism characteristic of postmodernism.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206.7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曹燕飞;;戏仿合法性之讨论——以利益衡量为工具[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2 李东樵;;论《白噪音》的后现代主义特征[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种洁;另类创新力的“戏仿”与娱乐有“度”[N];文艺报;2006年
2 杨友苏;时尚戏仿载体对生存的奇特拷问[N];文汇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汪闽燕 本报实习生 高笛;港将修法确定“戏仿”作品是否侵权[N];法制日报;2013年
4 陈玫莹;戏仿自由岂能游走在版权的边缘[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王坤宁;华夏社网络文学出版渐成规模[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查鸣;戏仿文学的喜剧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维维;琳达·哈琴的后现代戏仿理论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2 徐传达;互联网冲突性议题中网民评论的戏仿现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3 张雪雯;文化视域下的戏仿摄影图片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4 傅洋;戏仿、改编侵害保护作品完整权的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
5 赵琳琳;后现代视角下彼特鲁舍夫斯卡娅女性文学中的戏仿和解构[D];内蒙古大学;2016年
6 李祖威;新媒体时代的戏仿类网络微电影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6年
7 胡非玄;超文性戏仿理论试说[D];中南民族大学;2007年
8 邢立丽;戏仿概念的历史流变和理论内涵[D];辽宁大学;2012年
9 陈凌浩;戏仿作品的保护与限制[D];暨南大学;2013年
10 赵涵;当代文学艺术中的戏仿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608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960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