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艺术自律与重述“先锋”的可能性——“先锋文学”的谱系学考察
本文选题:先锋文学 + 现代文学 ; 参考:《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7年06期
【摘要】:文章结合19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和文化结构的变迁,对"先锋文学"概念进行了一次谱系学考察。文章指出,1980年代的"先锋文学"是在中国现代启蒙与革命机制下产生的文学形态,作为一种充满形式主义色彩的激进文学倾向,它在90年代才真正具备了比格尔意义的"先锋性"。这种先锋性无法被中国现代文学主流传统所接受。90年代以来,随着历史进步论的瓦解和商品美学的兴起,80年代的"先锋文学"失去了支撑其出现的观念语境。当前重述"先锋"的可能性,必须充分考虑消费主义和电子技术对文学的冲击。
[Abstract]:Based on the changes in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structure of China since 1990s, the article makes a pedigree study of the concept of "avant-garde literature". The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the "avant-garde literature" in 1980s is a literary form produced under the modern Chinese enlightenment and revolution mechanism. As a radical literary tendency full of formalism, it is only in 90s. This avantgarde cannot be accepted by the.90 age of the mainstream tradition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With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theory of historical progress and the rise of commodity aesthetics, the "avantgarde literature" of 80s has lost the concept context that supports its emergence. The possibility of retelling "avantgarde" must be fully taken into account. The impact of materialism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on literature.
【作者单位】: 闽江学院中文系;
【分类号】:I206.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华;;“先锋文学在中国文学所起到的作用就是装了几个支架而已”[J];文艺争鸣;2015年12期
2 南帆;;先锋文学的多重影像[J];文艺争鸣;2015年10期
3 陈晓明;;先锋派的历史、常态化与当下的可能性——关于先锋文学30年的思考[J];文艺争鸣;2015年10期
4 张旭东;蔡翔;罗岗;陈晓明;刘复生;季红真;王鸿生;千野拓政;林春城;;当代性·先锋性·世界性——关于当代文学六十年的对话[J];学术月刊;2009年10期
5 张闳;;文学的力量与“介入性”[J];上海文学;2001年04期
6 吴亮;;回顾先锋文学——兼论八十年代的写作环境和文革记忆[J];作家;1994年03期
7 南帆;;再叙事:先锋小说的境地[J];文学评论;1993年03期
8 陈晓明;;终止逃避[J];文学自由谈;1993年02期
9 朱大可;张献;宋琳;孙甘露;杨小滨;曹磊;;保卫先锋文学[J];上海文学;1989年05期
10 南帆;先锋文学与大众文学[J];文艺理论研究;198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练暑生;;“现代文学”、艺术自律与重述“先锋”的可能性——“先锋文学”的谱系学考察[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7年06期
2 刘艳;;叙事结构的嵌套与“绾合”面向——对严歌苓《上海舞男》的一种解读[J];文艺争鸣;2017年05期
3 刘艳;;无法安慰的安慰书——从北村《安慰书》看先锋文学的转型[J];当代作家评论;2017年03期
4 陈洁;;从时空视角论林白《一个人的战争》的先锋性[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5 张中驰;;“先锋小说”的概念、内涵及其话语形态[J];文艺评论;2017年04期
6 乐绍池;;“1980”是如何通向“1990”的?——对先锋小说兴起与衰落的再解读[J];南方文坛;2017年02期
7 朱杰;;重新寻找“形式”——浅谈格非的“江南三部曲”[J];新文学评论;2016年03期
8 杨汤琛;;“历史”与当代文学史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16年09期
9 刘惠媛;赵明慧;;论悖论诗学的真[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08期
10 刘小波;;反讽时代的降临与精英主义的溃败——格非小说论[J];当代文坛;2016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喻仲文;先锋文学“死亡”之思[J];江汉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2 金秋;论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精神流变[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0年04期
3 唐小林;先锋文学与技术时代的合谋[J];文学自由谈;2001年04期
4 ;先锋文学的终结[J];文艺理论研究;2001年02期
5 程光炜;重评“先锋文学”[J];文艺研究;2005年10期
6 蒋原伦;;囿于自律和他律的中国先锋文学——评洪治纲《守望先锋——兼论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发展》[J];文艺研究;2006年12期
7 余志平;;也谈先锋文学的终结与转型[J];长江学术;2007年01期
8 杨理沛;;谈先锋文学的“反叛”及其转型[J];阅读与写作;2008年04期
9 朱大可;张献;宋琳;孙甘露;杨小滨;曹磊;;保卫先锋文学[J];上海文学;1989年05期
10 洪治纲;洪治纲专栏:先锋文学聚焦之三──在历史的选择中选择[J];小说评论;2000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超;先锋文学还是个“小伙子”[N];北京日报;2002年
2 金莹;先锋文学:纪念与展望[N];文学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石一宁;“先锋文学”为何沉寂了?[N];文艺报;2006年
4 深圳特区报记者 钟润生;深圳先锋文学——“文学先锋队”并不孤独[N];深圳特区报;2013年
5 张光芒 徐仲佳;前先锋文学主将先锋不再?[N];中国教育报;2003年
6 闫兰娜;先锋文学研究的新起点[N];河北日报;2007年
7 记者 姜小玲;先锋文学要和当下写作沟通[N];解放日报;2007年
8 ;90年代中国先锋文学再思考[N];光明日报;2000年
9 深圳特区报记者 钟润生;先锋文学不在了 但先锋性必须在[N];深圳特区报;2014年
10 李保平;作家的“思想恐惧症”[N];辽宁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程波;先锋及其语境: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洪治纲;反叛与超越[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振宁;论1990年代先锋文学的转型[D];延边大学;2016年
2 洪星球;时尚理论与中国当代先锋文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璞;1980年代“先锋文学”的生产和传播[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4 耿芳芳;福柯作者理论及其在中国先锋文学中的表征[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5 黄放;中国当代先锋文学之先锋性反思[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6 郭嘉;论中国先锋文学的叙事革命[D];内蒙古大学;2008年
7 王云芳;先锋文学与文学期刊[D];山东大学;2005年
8 赵蓉;绝望中的突围[D];安徽大学;2006年
9 段娜;都市生存的理性沉思与人文化书写[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532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053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