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面向未来的文学设问

发布时间:2018-07-27 10:24
【摘要】:作为新媒体,影响我们的移动互联网络正在智能化的浪潮中经历深刻的变革,合体智能、媒体智能和远程智能便是考察上述变革所适用的三种不同角度。在文学领域,它们分别和社会层面创新、产品层面创新、运营层面创新相对应,启发我们从九种假设出发,深入思考计算机、互联网和机器人和当代文学发展趋势的关系。
[Abstract]:As a new media, the mobile Internet which affects us is undergoing profound changes in the tide of intelligence. The combination of intelligence, media intelligence and remote intelligence are three different angles to investigate the above changes. In the field of literature, they correspond to social level innovation, product level innovation and operational level innovation respectively, which enlighten us to think deeply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uter, Internet and robot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from nine hypotheses.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分类号】:I206.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宜雷;;走向宽松与开放之路——建国60年天津文学环境的变迁[J];理论与现代化;2009年03期

2 孔会侠;;论新世纪以来市场化文学的特征与发展趋势[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朱善杰;;新的乡村“文化网络”下的文学环境——以山东省X镇的初中生为调查对象[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4 吴英文;;微博客文学发展现状检视[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5 汪全玉;;论21世纪的金华文学[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6 陈晋;;文学环境还原——论一种批评类型[J];枣庄师专学报;1986年02期

7 毕光明;圆梦,,最后的冲刺──世纪末之于纯文学[J];文学自由谈;1995年01期

8 郑燕;;对文学消亡问题的思考[J];语文学刊;2006年01期

9 马长安;;对网络文学隐性危害的诊断与诊治[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9年03期

10 邱海军;;网络文学:信息快车道与科学发展之路[J];作品;2010年07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新闻出版报《读周刊》主编 冯军;网络文学可能重组中国文学格局[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2 谭旭东;文学的现实、未来与价值[N];学习时报;2011年

3 杜浩;抢救我们对文学的感受力[N];中国教育报;2011年

4 主讲人 南京大学教授 胡有清 本报记者 耿联 整理;体味文学之美:走出“娱乐至死”的喧哗[N];新华日报;2013年

5 ;文学是不朽的[N];中国艺术报;2012年

6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何建明 委员;建立健康的网络文学环境[N];光明日报;2013年

7 霍艳;请不要远离文学[N];文艺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傅小平;坚守中拓展文学的价值空间[N];文学报;2011年

9 朱四倍;“100万元文学奖”的娱乐精神[N];深圳商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刘構;中国文学:创造活力竞相迸发 创造精神充分涌流[N];文艺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光;晚明休闲文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2 佟雪;沦陷初期(1931-1937)的东北文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李庆勇;穿行在艺术女神与经济巨人之间[D];吉林大学;2012年

4 李建英;乌托邦理想的超越与反思[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吉崇敏;《文学季刊》与1930年代文学[D];吉林大学;2006年

6 周双全;大陆作家在香港(1945-1949)[D];复旦大学;2004年

7 郑国庆;形式、主体与现实[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陈晨;现代人文视野中的乡土体验与文学想像[D];山东大学;2006年

9 张勇;正始文学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10 王维;建国初期文学界“检讨”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青青;中国网络文学与读者之关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2 王珊珊;萧梁时期京师文学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3 卓心怡;网络文学的信息服务特征、模式及趋势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5年

4 谢璐璐;自媒体时代微信文学的叙事特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5 王悦;周作人早期文学探索对其中晚期文学思想转变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6 李婷;微博客文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7 史晓兰;多元视角下的网络文学研究简论[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8 付兰梅;中国荒诞文学发生发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叶菁;数字化传播途径下的网络文学读写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滕懿慧;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评奖机制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1475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1475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7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