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当代文学中民工形象的变迁

发布时间:2018-07-27 10:40
【摘要】:作为底层文学的典型形象,民工群体真实地反映着社会转型时期的时代特质。伴随着时代发展的迅捷脚步,他们的文化心理和精神结构都经历着复杂的矛盾冲突,践行着由寻梦者到多余人的复杂变迁,他们所遭受的紧张感、断裂感和异化感,与中国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紧密相连。
[Abstract]:As a typical image of the underlying literature, migrant workers truly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in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ir cultural psychology and spiritual structure are experiencing complex contradictions and conflicts, the complex changes from dreamer to superfluous person, the sense of tension, the sense of fracture and the sense of alienation they suffer. And China's modernization, urbanization process is closely linked.
【作者单位】: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基金】: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人文精神研究团队(JD201401)
【分类号】:I206.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萌萌;惰性的瘟疫——旗人、天天和多余人形象的启示[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2 李锋;;披着“读书人”外衣的“极度”无聊者——浅论蒲松龄笔下的“多余人”形象[J];蒲松龄研究;2006年02期

3 翟业军;;中俄文学“多余人”形象比较论[J];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4 余抗生;瞿秋白和多余人[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5 李琼英;仕途苦旅中的“多余人”[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6 孟显智;生命的空壳 地道的废物——谈《北京人》中的“中国多余人”[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7 田小中;;“懒云窝”里的“多余人”——阿里西瑛论[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张万仪;庞国栋;;传统与现代的两难选择:中国现代知识者的窘困——巴金小说中的多余人形象解读[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郑晓明;;瞿秋白《多余的话》:人格解读与价值重估[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10 何健;;痛苦的先觉与执着的固守——论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J];保山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侯芮文;追求与逃遁[D];郑州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475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1475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6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