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元代民族文化交融与冲突对雅俗文学格局之影响
[Abstract]:Yuan qu changed the elegant and vulgar pattern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and made popular literature the mainstream of literature. This turning point change is the spiritual produ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blending and conflict of national culture in Yuan Dynasty. Under the comprehensive influence of social form, political environment,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literati creative group and other factors, Yuan Zaju, an important part of Yuan qu, embodi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influence of national cultural blending and conflict on its status in many aspects, such as literary narration, language style, ideological content and so on.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207.37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高红梅;;蒙古民俗文化对元杂剧的影响[A];中国少数民族文学60年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9年
2 张立环;;元杂剧的主题倾向与时代之关系[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上)[C];2011年
3 刘代霞;;民族大融合中的元杂剧妇女形象[A];毕节地区第五届社科评奖获奖成果选[C];2006年
4 云峰;;民族文化交融与元杂剧之爱情婚姻剧研究[A];中国少数民族文学60年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9年
5 张厚余;;晋人剧作在元杂剧中的突出地位及原因[A];2010年三晋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韩丽霞;;浅论元杂剧的情节结构模式[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7 江中云;;浅论元杂剧曲辞的俗与雅[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8 曾凡安;;吸收.分解.延伸.传奇化——从元杂剧水浒戏看《水浒传》中李逵形象的塑造[A];水浒争鸣[第六辑]——2000年水浒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艳;元杂剧:民族交融的艺术表现(下)[N];中国民族报;2013年
2 吴艳;元杂剧:民族交融的艺术表现(上)[N];中国民族报;2013年
3 李祥林;从元杂剧看城市里的商贩[N];中国文化报;2005年
4 记者 耿雪;元杂剧对欧洲剧坛产生深远影响[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5 王萍 兰州城市学院文学院、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所;剧目正剧化:元杂剧末行士人君子形象建构的文化自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徐雪辉;论元杂剧作者的特殊性[N];光明日报;2010年
7 张守中;从元杂剧的兴盛到蒲剧的形成(一)[N];临汾日报;2005年
8 兰州市西固区实验学校 李学温;小议诗词曲的演变和影响[N];甘肃日报;2009年
9 尹旭恩;天水方言考(下)[N];天水日报;2006年
10 廖奔;戏说“戏说”[N];文艺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郝青云;元杂剧曲文与其明传奇改写本的跨文化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武虹芊;论民俗在元杂剧中的分布及其作用[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曹星星;水神庙《元杂剧》壁画中的服饰表现[D];山西大学;2015年
3 靳梓艳;元杂剧中的“发迹变泰”题材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6年
4 梁菁菁;元杂剧中的关公戏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6年
5 包珍;勾栏文化与元杂剧的繁荣[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p,
本文编号:24980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498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