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学审美语境下梁启超“白话诗”探究——《〈晚清两大家诗钞〉题辞》解读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赤峰学院文学院
【分类号】:I207.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辉;;中国传统文学审美语境下梁启超“白话诗”探究——《〈晚清两大家诗钞〉题辞》解读[J];广西社会科学;2017年04期
2 张德明;;中国现代诗学学科建设:从“转益多师”到“自成一体”[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王钟琴;李长国;;论艾青《诗论》的研究价值[J];唐山文学;2016年11期
4 张建伟;;中国现代诗学体系中的经典著作——论《中国现代诗学》[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4年04期
5 张慧佳;赵小琪;;普实克与夏志清中国现代诗学形象建构方式论[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6 陈卫;陈茜;;朱自清:中国现代诗学的重要奠基者[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7 赵东;;“通”:论中国现代诗学体系构建的问题及对策[J];民族文学研究;2013年05期
8 刘建明;;20世纪中国现代诗学研究的重要收获——评《现代诗学三大思潮论》[J];中国出版;2010年14期
9 王强;;“变”中守“常”:中国现代诗学体系的一种建构[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10 李怡;;中国现代诗学建设的三大难题[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陈卫;;朱自清:中国现代诗学的奠基者——第一代新诗学院派批评系列之三[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2 李涛;;意:中国古典诗学中的核心范畴[A];东方丛刊(2006年第3辑 总第五十七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陈太胜;中国现代诗学的整合与建构[N];人民日报;2003年
2 蒋述卓;宗白华与中国现代诗学[N];文艺报;2004年
3 朱迪光;论中国古典诗学“仁”的精神[N];文艺报;2004年
4 赵心宪;现代诗学史研究方法反思[N];文艺报;2011年
5 巾明;保护童谣需要更多传承平台[N];惠州日报;2017年
6 杨扬;城市化与文学审美的变化[N];解放日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曾伟姝;燕卜荪和中国:文化的交响与和鸣[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2 陈莲;中国古典诗学中“意象”的现代文化阐释[D];新疆大学;2010年
3 俞平;论叶维廉之中国古典诗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刘汉良;中国古典诗学“淡”范畴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5 傅一岑;“自然”观与文学审美理想[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322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532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