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清代河朔诗派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18 00:00

  本文关键词:清代河朔诗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清朝三百年间,诗词创作数量巨大,由于种种原因,清诗尤其是清诗流派是文学史研究领域中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清诗流派的开端是出现在京畿地区以申涵光为首的“河朔诗派”,他们主要活动在顺治时期、康熙初期的一段时间,王士祯第一次正式提出了“河朔诗派”这一名称。从诗人的籍贯分布来看,“河朔诗派”是一个以地域为主的诗歌流派,它声势的壮大与申涵光的名气和其他几位性格迥异的成员息息相关。“河朔诗派”是清初第一个诗派,也是很重要的文学流派。以申涵光为领导者,以“畿南三才子”为中心,成员大约四十多人,遍布畿南地区,影响时间超过百年,创作了大量的诗集,产生了全国性的影响,也产生了像申涵光这样的文学大师,是河北文学和中国清诗文学的高峰,他们为低迷许久的诗坛注入了一股“清刚”之风,可以说是具有一定的文学史意义的。本文以地域为切入点,将“河朔诗派”中的几位成员放在相应的历史背景之下,重点研究他们的人生经历和创作内容、思想艺术,以及诗派对后世的影响。文章共设五章,第一章研究河朔诗派产生的历史背景。明清易代,中原动荡,战争不断,内忧外患,士子们尤其是明代遗民,抑郁的情绪无处诉说,大量的创作成为他们发泄的最佳方式,独特的山水、地域文化以及申涵光的领袖魅力潜移默化的影响了诗派的创作。第二章主要是对河朔诗人的生平和交游情况进行简单的叙述,初露锋芒的河朔诗派使诗坛和朝野上下对他们另眼相看,河朔诗人与各界名士交友频繁,诗人们不同的性格演绎着不同的人生历程。第三章重在研究河朔诗人创作主张,诗人诗作中表现出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内容,对诗派创作理念进行诠释。第四章研究河朔诗派创作题材特征,诗人们坚持了“词义贞刚,重乎气质”的创作理念,创作出关心民瘼、反映现实和歌咏亲情、反映对故乡的思念的题材。第五章重点研究河朔诗人创作艺术特征,河朔诗派在创作上最推崇盛唐之诗,悲天悯人、人生经历坎坷的杜甫是诗人们心中的诗圣,甚至在为人和作诗方面以杜甫为宗,同时,以隐居自适的陶渊明是诗派学习的另一位宗师。
【关键词】:清代诗派研究 河朔诗派 申涵光 交游 词义贞刚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2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2
  • 第1章 河朔诗派的产生12-19
  • 1.1 内忧外患中崛起的河朔诗派12-15
  • 1.2 自然与人文环境影响下的河朔诗派15-19
  • 1.2.1 山水环境孕育诗歌意象15
  • 1.2.2 燕赵文化培育诗歌情怀15-16
  • 1.2.3 领袖魅力影响诗歌精神16-17
  • 1.2.4 隐逸之风与儒家文化熔铸诗歌生命17-19
  • 第2章 河朔诗人交游考19-30
  • 2.1 展露锋芒的“畿南三才子”19-26
  • 2.1.1 “畿南三才子”人生经历19-22
  • 2.1.2 “畿南三才子”交游概述22-26
  • 2.2 河朔诗派其他诗人概述26-30
  • 2.2.1 作品众多、沉酣李杜的赵湛26-27
  • 2.2.2 博学多才、谈兵喜剑的刘逢源27-28
  • 2.2.3 侠义抗清、明末英雄路泽农28-30
  • 第3章 河朔诗派创作主张研究30-34
  • 3.1 作诗必有真性情30
  • 3.2 作诗要求“文如其人”30-31
  • 3.3 推崇崇真与儒学31
  • 3.4 坚定的宗唐派31-34
  • 第4章 河朔诗派创作题材特征研究34-39
  • 4.1 关心民瘼、反映现实34-35
  • 4.2 游山历水、记录隐居35-36
  • 4.3 歌咏亲情、思念故国36-37
  • 4.4 游侠之气、朔北之风37-39
  • 第5章 河朔诗派创作艺术特点研究39-45
  • 5.1 推陈出新的创作思想39-41
  • 5.1.1 辩证评价“七子”、“竟陵”39
  • 5.1.2 推崇陶潜39-41
  • 5.2 雄浑悲壮的创作艺术41-45
  • 结语45-46
  • 参考文献46-48
  • 致谢48-49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景旺;河朔文化论纲[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2 石晓奇;论葛逻禄诗人忷贤[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1期

3 孙仲植;;八年磨一剑 光芒耀河朔——评《历代沧州诗选粹》出版[J];全国新书目;2012年07期

4 岳东;;五代、南宋的河朔农民武装[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5 刘世南;明末清初的河朔诗派——《清诗史》“遗民诗” 的一章[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04期

6 蔺九章;刘秋彬;;论燕赵文化视阈中的河朔诗派[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7 蔺九章;;论文化地理学视阈中的河朔诗派[J];广西社会科学;2010年12期

8 周笃文;;运斤妙艺 河朔雄风——读《陈文增诗词》感言[J];中华诗词;2010年01期

9 孙映逵;;岑参游河朔考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2期

10 王小舒;;清初的河朔诗派[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志成;牧野大地的历史文化圣地[N];新乡日报;2009年

2 蒋寅;河朔诗派:不该遗忘的文学遗产[N];光明日报;2013年

3 周蓓;河朔诗派:新文化史视野下的明遗民群体[N];中华读书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珊珊;清代河朔诗派研究[D];河北大学;2016年

2 路英英;“河朔诗派”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清代河朔诗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35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535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1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