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农民的生存之困—刘震云论

发布时间:2017-03-18 13:07

  本文关键词:农民的生存之困—刘震云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刘震云是一个重要且颇具特色的当代作家。他从偏僻贫穷的河南农村走来,经历过刻骨铭心的饥饿,权力的压榨和对灾荒的惶惑。刘震云不仅描述了农民日常生活中的困窘,还深入到农民的精神困境中,对农民的生存状态进行了全方位的呈现。农民的生存之困,在刘震云这里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其笔下各种农民命运的书写,一是作为农民作家的刘震云自身在日常生活及身份价值认同上困惑挣扎。二者彼此交织折射。农民的生存之困,成为衔接其“新写实”创作及“新历史”书写的枢纽。与一般的乡土叙事不同,刘震云笔下的故乡从未显露温情的面目。他试图撕开熟悉的故乡面具,窥探对农民生存影响巨大的权力运作的“暗箱”,还不惜将自我放进去一起嘲弄,以揭示出权力、人心及历史间的复杂纠葛。在他内心,总有一股破译现实和历史真相的冲动。对这种冲动及力求新意的个性考察与分析,不能拘于一篇或几篇小说,必须将他的创作看成一个动态成长的整体。本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梳理了刘震云的创作历程和学界对刘震云的研究状况,提出本文的研究设想与切入点。正文部分包含四章,第一章论述了叙述主体的故乡烙印。“灾民后裔”这个特殊的身份认同让刘震云初上文坛时,即把笔触对准了农民的生存之困以及乡土的权力反叛与历史生成。这里最能体现“灾民后裔”身份意识的是中篇《温故一九四二》。第二章讲述农民在城市的遭际。有了城市户口的“小林们”并未找到自己的存在“位置”与归属,他们陷入琐碎的生活,疲于奔命。第三章论述刘震云对农民“言说之困”的分析,包括拧巴的“理”及农民的千年孤独等。这是刘震云农民书写中极具特色和深度的一部分。第四章通过对刘震云的最新小说《我不是潘金莲》的分析,呈现刘震云独特的权力认知与批判方式。他的讽刺矛头不但指向当权者,也指向了民众。在闹剧式的上访故事中,刘震云释放了权贵“顶牛”的焦灼情绪,与现实达成了“和解”。
【关键词】:刘震云 农民 生存困境 生存权力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42
【目录】:
  • 论文摘要6-7
  • ABSTRACT7-10
  • 绪论10-15
  • 第一章 故乡烙印15-27
  • 一、抹不去的阴影——灾民的后裔15-20
  • 二、权力主导的现实20-23
  • 三、纷乱单一的历史23-27
  • 第二章 流浪城市27-36
  • 一、进城的“小林”27-30
  • 二、一地鸡毛的烦恼30-32
  • 三、不谈爱情32-36
  • 第三章 言说之困36-47
  • 一、费劲心思“说”36-39
  • 二、被拧巴的“理”39-41
  • 三、说不尽的孤独41-47
  • (一) 意义丰富的“寻找”42-44
  • (二) 生存的孤独荒原44-47
  • 第四章 现实和解与自我安顿47-53
  • 一、别有意味的结构47-49
  • 二、辩证地批判49-53
  • 结语53-55
  • 附录:刘震云创作年表55-57
  • 参考文献57-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自然;论刘震云小说的批判精神[J];唐山师专学报;2000年04期

2 边赫;赵亮;;刘震云低度情感[J];英才;2001年08期

3 梁鸿;试论刘震云小说的闹剧冲动[J];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4 郑秀珍;;新的叙述姿态——刘震云的“新历史”小说[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5 安波舜;;一句胜过千年——读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J];出版广角;2009年04期

6 张敏;;刘震云与乡土审视[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7 李存;;找寻那触动心神的一颤——浅析刘震云新作《一句顶一万句》的知己意识[J];名作欣赏;2010年15期

8 马云鹤;;消解孤独的两种方式——浅析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J];当代文坛;2010年06期

9 赵明河;;用幽默化解严酷的现实——访作家刘震云[J];人民教育;2011年07期

10 倪娟娟;;论刘震云小说的反讽艺术[J];文学教育(中);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振华;;刘震云小说的反讽叙事[A];2003年安徽省文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郭宝亮;;刘震云的叙事个性及其效应[A];中国小说研究[C];2003年

3 刘剑;;大雅大俗刘震云[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2.2)[C];2012年

4 贺仲明;;独特的农民文化历史观——论刘震云的“新历史小说”[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5 马江杜;;论刘震云小说中的新写实主义表现——以“单位”、“官场”系列小说为例[A];多彩贵州文化及文学传承创新研究——2012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第二分会场暨贵州省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悦;关于刘震云[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2 本报见习记者 曹璇;刘震云谈人生与阅读[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金莹;刘震云:跟故乡说一句心里话[N];文学报;2011年

4 兴安;刘震云:用喜剧的眼睛看透悲剧[N];文学报;2013年

5 秋月白;冷静看待刘震云成诺奖热门[N];深圳商报;2014年

6 陈戎;对话刘震云[N];北京日报;2001年

7 本报特约记者 乐悦;《手机》弄是非 贺岁添乐 解读刘震云 有一说一[N];中国邮政报;2004年

8 韩浩月;刘震云抽身纯文学阵营?[N];工人日报;2007年

9 特约记者 苏珊;刘震云:写作对我是心理治疗[N];南方日报;2007年

10 舒晋瑜;刘震云:耐人寻味的幽默[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冯庆华;刘震云小说论[D];南京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琳;论刘震云小说的独创性[D];南京大学;2013年

2 马亚颖;论刘震云小说中的知识分子话语[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章忠;论刘震云“故乡系列”的历史叙事[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4 刘妍;刘震云小说的家园书写[D];山东大学;2015年

5 卢月风;刘震云小说现实主义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6 宗晓东;乡土的沧桑与农民的悲哀[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7 梁贺涵;论刘震云“说话”系列小说创作风格[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8 曾颖;刘震云小说观念与创作实践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9 刘双;论刘震云的“说话”系列小说[D];复旦大学;2014年

10 王维志;文字与影像的双重变奏[D];渤海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农民的生存之困—刘震云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44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544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1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