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说诗歌的接受史研究
本文关键词:张说诗歌的接受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张说是初唐渐盛时期诗坛重要的诗人,以其“大手笔”的创作闻名于世,其诗歌创作也有较高价值,对盛唐时期的诗歌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虽然张说诗歌在唐五代时期没有引起太大反响,但其后张说诗歌的价值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其对唐诗发展史的贡献也逐渐获得了人们的肯定。本文从接受理论的角度,考察张说诗歌的传播史、批评史和影响史,分析不同时代对张说诗歌的接受情况,以期完整展现张说诗歌的丰富内涵和艺术成就在历代被认识、被发现的过程。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阐述张说在唐代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张说诗歌现当代研究现状,本选题的意义及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阐述张说诗歌在唐五代的接受情况,张说诗歌此时并没有得到唐代人太多关注。第一节叙述张说文集在唐五代的流传情况,张说文集虽不受重视,但在国内外都有流传。唐人编唐诗选本只有《珠英学士集》和《国秀集》收录张说诗,可见张说诗不受重视。第二节研究唐五代对张说诗歌的批评情况,虽然唐代人承认张说诗人的身份,但对其诗的评价不高,这有种种原因。第三节探讨张说诗歌对盛唐诗坛的影响情况,张说诗歌对杜甫、山水诗派和边塞诗派都产生重要影响。第二章阐述宋元时期对张说诗歌的接受情况,其诗歌地位得到更多的肯定。第一节首先介绍张说文集的著录情况和两本《张说之文集》的情况。第二节探讨张说诗歌在宋元时期被引录的情况,分为张说诗歌在诗歌选本中的收录情况和在宋元典籍中的引用情况。第三节探讨张说诗歌在宋元时期的批评情况,宋元时期肯定张说诗歌,认为张说诗歌“得江山助”,并讨论宋代诗歌中对张说诗歌的吟咏。第三章探讨明清时期张说诗歌的接受情况,此时期的张说诗歌接受得到了最大发展。第一节阐述明清时期张说诗集的流传情况,分为张说文集的流传情况、张说诗歌在明清诗歌选本中的收录情况,以及明清著作中对张说诗歌的引用情况。最后又探讨了明清时期张说诗歌广为流传的原因。第二节探讨明清时期对张说诗歌的批评及影响情况,首先讨论了明清文人肯定张说对律体发展的作用,又肯定了其对盛唐、中唐诗坛的先导作用。最后探讨明清时期张说诗歌的影响情况。结语部分总体阐述张说诗歌接受史的情况,这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关键词】:张说 诗歌 接受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2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1
- 一、张说在唐代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8
- 二、张说诗歌的现当代研究概况8-9
- 三、本选题的意义9-10
- 四、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0-11
- 第一章 唐五代时期对张说诗歌的接受11-21
- 第一节 张说诗歌在唐五代时期的流传11-13
- 一、张说文集在唐五代的流传11-12
- (一) 张说文集在国内的传播11-12
- (二) 张说文集流传到海外12
- 二、唐人编唐诗选本对张说诗歌的收录12-13
- 第二节 唐五代时期对张说诗歌的批评13-17
- 一、唐五代时期对张说诗歌的评论13-14
- 二、张说诗人身份的确认14-15
- 三、张说诗歌在唐五代时期不受重视的原因15-17
- (一) 政治光芒掩盖诗歌光芒15-16
- (二) 文笔光芒掩盖诗歌光芒16-17
- (三) 为盛唐诗歌光芒所掩盖17
- 第三节 张说诗歌对盛唐诗坛的影响17-21
- 一、对杜甫诗的影响17-19
- 二、对盛唐山水诗的影响19
- 三、对盛唐边塞诗的影响19-21
- 第二章 宋元时期对张说诗歌的接受21-32
- 第一节 张说文集在宋元时期的流传21-22
- 一、张说文集在宋元时期的著录21
- 二、两部《张说之文集》的发现21-22
- 第二节 张说诗歌在宋元著作中的引录22-26
- 一、张说诗在宋元选本中的收录22-23
- 二、张说诗歌在宋元著作中的引用23-26
- (一) 大量引用张说的写景诗句23-25
- (二) 较多引用张说的时令诗句25
- (三) 部分引用张说的宫廷诗句25-26
- (四) 部分引用张说的宗教诗句26
- 第三节 宋元时期对张说诗歌的批评26-32
- 一、宋元时期对张说诗歌的肯定26-27
- (一) 宋人揭示张说诗歌对后世的影响26-27
- (二) 元代对张说诗歌评价进一步提高27
- 二、关于张说诗“得江山助”的分析27-29
- (一) 得江山助的出处27-28
- (二) 得“江山助”典故的运用28-29
- 三、宋代诗歌中有关张说内容的吟咏29-32
- 第三章 明清时期对张说诗歌的接受32-47
- 第一节 张说诗歌在明清时期的流传32-38
- 一、张说文集在明清时期的流传32-34
- (一) 张说文集在明清时期的著录与刊刻32-33
- (二) 合集中多收录张说诗集33-34
- 二、张说诗歌在明清时期的诗歌选本中的收录34-36
- (一) 仅选录张说诗歌34-35
- (二) 为张说诗歌注评35-36
- 三、在明清著作中对张说诗歌的引用36-38
- (一) 地理志中广泛选录张说诗歌36-37
- (二) 节令风俗书籍中引用张说诗歌37
- (三) 集句诗中引用张说诗歌37-38
- 四、张说诗歌在明清时期广为流传的原因38
- (一) 明清时期对唐诗的推崇38
- (二) 刻书业的发展38
- (三) 统治阶层的推动38
- 第二节 明清时期对张说诗歌的评价及影响38-47
- 一、肯定张说诗歌对律体发展的作用39-41
- (一) 二张并称39
- (二) 对张说律体的多方面肯定39-41
- 二、进一步肯定张说诗歌对盛唐、中唐的先导作用41-45
- (一) 全面肯定张说诗的艺术成就41-43
- (二) 进一步肯定张说诗对盛唐、中唐诗坛的作用43-44
- (三) 部分学者认为张说为盛唐诗人44-45
- 三、张说诗歌在清乾隆年间产生较大影响45-47
- 结语47-48
- 参考文献48-50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50-51
- 致谢51-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汤琛;;黄礼孩诗歌论[J];创作与评论;2011年06期
2 田永元;;中国的诗歌应该有一次蜕变中的阵痛[J];艺术广角;1998年02期
3 粥样;世宾;;诗歌之树常青——茂名“广东诗歌创作与发展研讨会”综述[J];作品;2005年01期
4 王志祥;;全国诗歌理论研讨会在北戴河召开[J];诗刊;2010年17期
5 草八斤;;我的诗歌营生[J];星星诗刊;2012年10期
6 ;中国·星星诗歌讲习所2013年招收诗歌研修学员启事[J];星星(上旬刊);2013年07期
7 李丹;先秦到六朝诗歌理论发展轨迹之勾勒[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8 盛翠菊;试论蒲风的现实主义诗歌理论[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9 邢海珍;栖居于诗意中的歌者──王立宪诗歌论[J];文艺评论;2001年06期
10 邹建军;大学生诗歌与高校诗歌教育[J];江汉论坛;2003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大成;;献给处于诗的年华的青年朋友——读《诗歌的基本原理》[A];诗坛的引渡者——吴思敬诗学研究论集[C];2012年
2 刘士杰;;撒播生命的诗歌——论屠岸的诗[A];屠岸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谢冕;孙绍振;徐敬亚;;诗歌的现在与未来[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2.2)[C];2012年
4 徐俊国;林喜杰;;诗歌只对“心灵的发生”做出反应——徐俊国、林喜杰访谈录[A];徐俊国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张立群;;“深秋有如初春”——论屠岸90年代以来的诗歌[A];屠岸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李保初;;文学爱好者的益友——评介《诗歌基本原理》[A];诗坛的引渡者——吴思敬诗学研究论集[C];2012年
7 张颐武;;谈《诗歌基本原理》[A];诗坛的引渡者——吴思敬诗学研究论集[C];2012年
8 刘玮;;诗歌殿堂的朝圣者——与屠岸谈诗[A];屠岸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于永森;;梦幻乡土世界里的“水晶球”——论徐俊国诗歌的精神“缺场”[A];徐俊国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于坚;;温故知新——在北京与日本诗人对话有感[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三辑)[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树伟;翻译帮我找到自己诗歌声音[N];中国教育报;2009年
2 记者 刘守序;历史的期待 时代的呼唤[N];金融时报;2011年
3 高昌;迎着诗歌的海浪 乘着白鹭的翅膀[N];光明日报;2011年
4 林涛;浅谈公安诗歌的困境及语言创新(上)[N];人民公安报;2011年
5 杨梓;让诗歌不再“自言自语”[N];中国文化报;2012年
6 莱笙;诗歌的现在与未来[N];文学报;2012年
7 本刊特约撰稿 符力;一个诗歌意义的海岛[N];海南日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袁媛;一场高规格的诗歌艺术盛会[N];绵阳日报;2014年
9 钱志富;诗歌的可译性[N];文艺报;2005年
10 盖兆泉;诗歌在书外的新生活[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晶;东南亚华文诗歌的中国想象[D];武汉大学;2010年
2 张延文;世纪之交的诗歌传播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孔妮妮;南宋的学术发展与诗歌流变[D];复旦大学;2004年
4 张静;元好问诗歌的接受与传播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陈庆勋;艾略特诗歌隐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6 闫建华;劳伦斯诗歌中的黑色生态意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林喜杰;群体性解读与想象[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8 于海鹰;查慎行诗歌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赵杏根;乾嘉代表诗人研究[D];苏州大学;1999年
10 黄雪敏;创造社诗歌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青;徘徊在现代与后现代之间:江非诗歌创作论[D];海南大学;2015年
2 徐然然;探析庞德诗歌的诗学来源[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3 周娥妮;诗人饶孟侃论[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4 李珂;中美二战诗歌差异性分析[D];重庆师范大学;2016年
5 路庆帅;高丽诗话的流变及价值[D];延边大学;2016年
6 刘玲;储光羲诗歌接受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7 谭理华;新时期诗歌的抒情变奏(1979-1999)[D];暨南大学;2016年
8 李超然;故乡抒情与小海早期诗歌的生成[D];西南大学;2016年
9 赵璎琪;论“直寻”的诗学方法论意义[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6年
10 乔玉凤;论白居易的“底层”关怀[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张说诗歌的接受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44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54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