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宋诗话对杜甫诗学思想的接受
发布时间:2017-03-18 18:05
本文关键词:论宋诗话对杜甫诗学思想的接受,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诗话在宋代蔚然兴起,成就斐然,成为宋代诗学中重要的思想资源。杜甫以其高尚的人格修养和深刻的诗学思想走进宋人视野,宋人以杜诗为典范,在宋诗话中分析和总结杜诗诗学传统、风格特征、创作技法等,形成了杜甫研究的高峰。本文欲结合杜诗,探讨杜甫诗学思想在宋诗话中的接受。第一章讨论宋诗话对杜甫诗学传统的体认,宋人以集大成标榜杜诗;此本分以屈宋、陶渊明、庾信、《文选》为重点讨论杜甫的师友关系,探讨宋人对杜甫诗学传统的体认。宋人认为杜甫延续传统诗学,谈及杜诗的言志传统和抒情传统,最终集大成成为宋人对杜甫诗学成就的共识;其认为杜之所得在《骚》,杜诗意度闲雅不减渊明,杜之句法出庾信,杜诗大率宗法《文选》。在此过程中,可见宋代诗学的转变。第二章从诗人的人格修养和学识修养两个角度入手,论述宋诗话对诗人修养的体认。杜甫推崇儒家诗学思想,重视诗人人格修养。宋人推崇杜甫的忠义人格,以忠义标榜杜甫,以诗史来评论杜诗,从纪实到春秋笔法再到诗性特征,宋人亦在丰富着诗史内涵。宋人认为“不读万卷书,不知老杜诗”,强调“无一字无来处”。宋人赞赏杜甫的学识修养,注重学识积累,创作走向知识化,如其诗歌中运用大量的典故。对于这种现象,宋人提出反思,认为诗在于吟咏性情,讲求自然之美。第三章论述宋诗话对杜甫创作思想的接受,杜甫苦思创作,宋诗话中形成苦吟之说,重视诗意,强调练字等都体现了苦思的思想。宋诗话对杜甫的诗法做了总结,认为“句法自是一家功夫”、“诗以一字为工”、“文章必谨布置”。宋人赋予句法丰富的内涵,包括风格、句式排列、用字等,逐渐把风格意境与语言结构功能结合起来。杜甫的练字妙处在于“炼虚字”和“炼实字”,以及诗有健字、用常人不用之字、屡用一字、以实为虚。其中有创建也有失误。第四章阐述宋诗话对杜诗风格的接受,从语峻体健意亦深稳,一唱而三叹讨论宋诗话对沉郁顿挫风格的接受,从浑然天成自然高妙讨论对自然风格的接受,从句意含蓄诗意悠长讨论对含蓄风格的接受。结合创作实践,宋人认为诗歌应该追求自然之美,不能刻意为之,过分雕琢,高明的诗是于雕琢处不见雕琢的痕迹。同时,诗歌要通过委婉隽永和曲折婉转的表达方式,营造出意蕴丰富诗意深远的境界。宋诗话以杜诗为依据,总结杜甫的诗学思想,通过理性分析力求从具体可感的层面把握诗歌创作,在不断建构和反思中,构建起宋代的诗学理论,为后世留下了丰厚的诗学资源。
【关键词】:宋诗话 杜甫 诗学思想 接受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22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0
- 绪论10-15
- 一、宋诗话中杜甫研究的理论意义10-11
- 二、课题研究现状11-15
- 第一章 宋诗话对杜甫诗学传统的体认15-36
- 第一节 集大成:宋诗话对杜甫诗学成就的共识16-23
- 第二节 宋诗话对杜甫师友渊源的发现23-32
- 一、杜之所得在《骚》23-25
- 二、杜诗意度闲雅不减渊明25-28
- 三、杜之句法出庾信28-30
- 四、杜诗大率宗法《文选》30-32
- 第三节 宋诗话对杜甫诗学传统的继承32-36
- 第二章 宋诗话对杜甫人格精神和学识修养的接受36-53
- 第一节 宋诗话对杜甫人格精神的体认36-45
- 一、忠义感慨忧世愤激37-42
- 二、“诗史”特质的彰显42-45
- 第二节 宋诗话对诗人学识修养的体认45-53
- 一、不读万卷书,,不知老杜诗46-48
- 二、无一字无来处48-53
- 第三章 宋诗话对杜甫创作思想的接受53-73
- 第一节 宋诗话对杜甫苦思创作思想的体认53-57
- 一、思苦而语奇53-56
- 二、诗以意为主56-57
- 第二节 宋诗话对杜甫诗法的接受57-73
- 一、句法之学自是一家工夫58-64
- 二、以一字为工64-69
- 三、文章必谨布置69-73
- 第四章 宋诗话对杜诗风格的接受73-90
- 第一节 沉郁顿挫语健意深73-79
- 一、语峻体健意亦深稳74-77
- 二、顿挫高雅77-79
- 第二节 浑然天成自然高妙79-86
- 第三节 句意含蓄诗意悠长86-90
- 结语90-93
- 参考文献93-99
- 致谢99-10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建次;宋代诗话中的诗韵论[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本文关键词:论宋诗话对杜甫诗学思想的接受,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48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54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