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白族作家景宜的边地写作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18 07:04
【摘要】:云南白族作家景宜自创作伊始,就将关注的目光投向边疆地区,主要表现在对滇藏边地的不断书写上。可以说,景宜的作品呈现出明显的“边地”特征,许多作品的题目本身就是边地的地理名称,如《金色喜马拉雅》《东方大峡谷》《茶马古道》。但长期以来,人们对景宜作品的研究中对此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论文试图以边地写作为研究切口来探讨景宜作品。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构成:绪论部分首先阐述论文选题的缘由,突出从边地的角度对景宜作品进行研究是对其文学研究的一次全新拓展;其次对景宜作品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从中指出本论文研究的重点以及创新之处;最后说明本论文选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正文部分共三章:第一章概述景宜作品中的叙事边地。景宜作品中的叙事边地主要包括三块:滇西边地、喜马拉雅边地和新疆边地。三块边地均位于中国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作品中关于少数民族的传统风俗、方言的叙事语言以及多彩的民族意象的描写,体现作家对边地的执着热情。第二章探讨景宜作品边地写作中的精神内涵,从三方面展开论述,包括现代语境中的民族传统、边地写作中的多元文化以及民族国家想象共同体的建构。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推进,少数民族聚居的边地文化承受着汉族文化和西方现代性文化的双重冲击。面临此境,个人、民族和国家都面临着身份认同问题,体现为白族现代女性意识的觉醒;“他者”视域下的民族文化焦虑以及中华民族(中国)想象共同体的建构。第三章论述景宜作品边地写作体现的文学价值。这一部分包括三方面:景宜的边地写作为女性文学乃至当代文学提出了另一种可能,即多民族题材写作;对边地的再现和坚守既是作家写作策略的需要,同时也为激发当代文学的新活力提供有益启示;边地写作中“文学精神”的坚守彰显出知识分子的价值坚守。结语部分对本篇论文进行总结,并提出这样的书写对于当今中国文学的启示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207.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锑平;;风景叙事与民族性的塑造[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2 罗芳;;论云南少数民族女作家叙事特征——以董秀英、黄雁、景宜为例[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年02期

3 张雪雁;;主体性视域下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建构逻辑[J];民族研究;2014年06期

4 毛凌滢;;风景的政治——库柏小说的风景再现与民族文化身份的建构[J];外国文学;2014年03期

5 李长中;;空间的伦理化与风景的修辞——以当代人口较少民族文学为中心的考察[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6 樊义红;;叙述者干预与民族认同建构——以中国当代少数民族小说为考察中心[J];民族文学研究;2013年03期

7 雷鸣;;民族国家想象的需求与可能——论十七年小说的边地书写[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3年01期

8 马绍玺;;边地风景与少数民族诗歌的民族国家想象——以晓雪、饶阶巴桑、张长早期诗歌为例[J];民族文学研究;2012年05期

9 于京一;;“边地小说”:一块值得期待的文学飞地[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02期

10 黄玲;;高原意识与女性意识的坚守者——论白族女作家景宜及其创作[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徐兆寿;当代西部文学中的民间文化书写[D];复旦大学;2013年

2 段凌宇;现代中国的边地想象[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3 王冰冰;多元文化语境中的少数民族女性书写[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4 金春平;边地文化视野下的新时期西部小说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玉;新世纪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身份认同[D];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

2 李娜;论张承志文学的边地书写[D];浙江师范大学;2014年

3 李松;云南女性文学视野中的景宜作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883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5883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c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