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二十世纪上半期报刊中的楚辞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18 20:04
【摘要】:报刊是二十世纪上半期楚辞研究的一个重要阵地,相关研究成果众多,其中不乏一些名家的文章,如梁启超、游国恩、闻一多、郭沫若等著名学者均在这一时期的报刊上发表过关于楚辞研究的文章,这些文章后来多被收录于他们的文集。此外,还有一些不甚知名的人物也曾就某些楚辞学问题在报刊上发表过文章。报刊本身具有的普及性也使得楚辞研究逐渐走向大众,众多学术观点被迅速传播到学界和社会上,加速了学术生产的效率,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报刊成为这一时期楚辞研究的先导和学术传播的主阵地。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二十世纪上半期报刊中的楚辞研究,笔者搜集了二十世纪上半期报刊中与楚辞研究相关的154篇文章,并对这些文章从阶段性、专题性、继承性三个角度进行了讨论。文章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综述本论题的选题价值、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对本选题所涉及到的二十世纪上半期报刊楚辞研究的选录依据标准做一个大致的限定。第二部分为文章正文,这一部分又分为了四章进行讨论。第一章主要论述二十世纪上半期报刊中涉及的楚辞研究的阶段性特点。论文从二十世纪上半期报刊中的楚辞研究入手,将其划分为一二十年代、三十年代、四十年代三个阶段,并结合具体研究成果,对不同时期的特点进行阶段性分析。第二章主要介绍了五个二十世纪上半期报刊中楚辞研究专题,即楚辞来源;楚辞各篇作者;屈原年岁;“乱”;《九歌》性质。第三章主要分析了报刊编者对二十世纪上半期楚辞学研究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处于二十世纪上半期这一特殊时代背景下的报刊编者在办刊宗旨、办刊特点上于此期楚辞研究而言所具备的举足轻重的地位。第四章是对二十世纪上半期报刊中楚辞研究方法及成果对后世楚辞学影响的讨论。笔者首先从人类文化学、宏观与微观结合、多学科交叉等三种研究方法入手,对二十世纪上半期报刊中所涉及的楚辞研究方法和后世对其的继承进行了一个大致的归纳;接着又总结了其中关于彭咸身份及洞庭位置两个较为后世关注的问题,并对这两个问题所形成的论争进行了解读。第三部分为结论。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207.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子规;楚辞学人的心路历程──读《楚辞研究成功之路》[J];文史杂志;2001年06期

2 赵逵夫;;楚辞研究的深入与拓展(笔谈)[J];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3 赵逵夫;;楚辞研究专题[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徐志啸;;中日现代楚辞研究比较[J];职大学报;2010年03期

5 本刊编辑部;;楚辞研究有深化的必要——写在“楚辞研究”专栏创设20年之际[J];职大学报;2012年04期

6 吉云;;楚辞研究一席谈——访汤炳正先生[J];文史哲;1989年05期

7 张庆利;;高屋建瓴 独辟蹊径——周建忠楚辞研究述评[J];绥化师专学报;1991年04期

8 周建忠;;中国当代楚辞研究之研究发展述要[J];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4期

9 ;对当前楚辞研究的几点看法[J];职大学刊;1994年02期

10 陈中杰;楚辞研究的现在和未来[J];理论月刊;199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徐志啸;;日本楚辞研究著作述略[A];天津师范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学术论文集(中国古典文献学丛刊第四卷)[C];2005年

2 汤漳平;许晶;;闽学视野下的楚辞研究与骚体文学创作[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5年

3 徐志啸;;游国恩先生的楚辞研究[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记者沈雪梅;通大楚辞研究迈上新台阶[N];南通日报;2010年

2 方铭;比较文学视野下的日本的楚辞研究史[N];人民政协报;2005年

3 曲冠杰;楚辞研究的一方沃土[N];光明日报;2007年

4 徐志啸;中日现代楚辞研究之比较[N];人民政协报;2004年

5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徐志啸;20世纪日本的楚辞研究[N];文汇报;2012年

6 记者 沈雪梅;通大实现零突破[N];南通日报;2013年

7 熊良智 余作胜 罗剑波;楚辞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N];光明日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会;二十世纪上半期报刊中的楚辞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年

2 孙琦;论梁启超的楚辞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马婷婷;两宋之际的楚辞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谢小英;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楚辞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渐娥;论姜亮夫的楚辞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5891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5891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4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