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网络都市言情小说论析

发布时间:2020-03-19 08:31
【摘要】:网络都市言情小说为传统都市言情小说在当下的变体。它继承传统通俗言情小说,吸收网络文化、流行文化、青年亚文化,相比传统都市言情小说,在内容与形式上表现出极大的创新性。本篇论文对网络都市言情小说做初步探讨,立足文本细读,通过将网络都市言情小说与文学史上的传统都市言情小说进行对比,发掘网络都市言情小说的新特征。另外,围绕网络文化、青年亚文化、二次元文化等,解读网络都市言情小说中的各种写作倾向,并做出初步的价值判断。论文由三部分组成:绪论、正文、结语。绪论部分,首先,简要梳理都市言情小说的发展历史,对“网络都市言情小说”概念及本文的研究范围进行界定和说明。其次,介绍网络都市言情小说目前的研究现状。再次,指出本文的创新点。正文部分分三章,内容如下:第一章,网络都市言情小说的爱情叙事。相比传统都市言情小说,网络都市言情小说在爱情的书写上体现出鲜明的网络时代创作特点。在爱情叙事上,它具有后现代特质,体现出平面化、片段化、日常化的特点;它细致表现了网络时代人们的爱情心理:甜、宠、虐、感伤,反映当下人的新审美症候;在写法上,在网络媒介及网络文化的影响下,体现出互动、拼贴、金手指等新的网文创作特质。第二章,网络都市言情小说的空间书写。网络都市言情小说的出现与城市的发展、年轻人在城市的聚居密不可分。本章从网络都市言情小说的空间书写入手,分析出现于小说中的两类空间,即真实的生活空间——城市空间、虚构的理想空间——校园空间,空间决定人的生存感受,同样人的生存也赋予空间新的意义;在网络都市言情小说的空间书写背后反映的则是都市青年的精神面貌。第三章,网络都市言情小说的性别表达。网络都市言情小说是一鲜明的“女性向”小说,但该类型小说同样有大量的男性作者与读者。本章从两性视野出发,探讨性别意识如何影响网络都市言情小说的写作与阅读,首先比较“男性向”与“女性向”小说的性别角色形象;其次分析“男性向”与“女性向”小说的不同性别叙事模式,探讨建构和谐两性话语的艰难;最后指出网络都市言情小说的女性作者及读者是如何表达她们的女性意识的。结语部分,首先对论文进行总结,指出关于网络都市言情小说的研究本文所未涉及的部分;其次,分析网络都市言情小说在创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如过度的模式化、格局的狭窄、优秀作品的缺失;再次,指出网络都市言情小说在表达当下年轻人的情感体验方面的功能,并对其未来发展做出展望。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207.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玉萍;;网络穿越小说的女性书写解析[J];中国文学批评;2015年04期

2 程维;;论网络言情小说中的灰姑娘原型叙事[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6期

3 陈红;;从“纯爱”到“穿越”——网络言情小说模式的演变[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4 徐艳蕊;;网络女性写作的生产与生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5 周志强;;浪漫“韩剧”异托邦的精神之旅[J];文艺研究;2014年12期

6 梁振华;;“轻叙事”:当代中国文艺的美学新征候[J];创作与评论;2014年18期

7 李盛涛;;论网络小说的青春性[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8 范伯群;刘小源;;冯梦龙们—鸳鸯蝴蝶派—网络类型小说——中国古今“市民大众文学链”[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9 江冰;;80后:青年亚文化的生成与影响[J];学术研究;2013年09期

10 李盛涛;;网络都市爱情小说中的主体性悲剧[J];滨州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玉霞;中国当代言情小说女性原型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冬冬;试析80后女性网络言情小说的“叙事模式”[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2 朱学丽;从网络女性形象的建构看网络女性写作[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3 张萱;网络女性言情小说初探[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宋玉霞;网络女性小说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5 赵娟;女性网络小说中的情爱伦理叙事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6 王僖;论新世纪女性小说创作的主题转向[D];山东大学;2010年

7 王黎;女性网络文学作者的创作倾向[D];山东大学;2010年

8 董胜;论网络文化视野中的穿越小说[D];苏州大学;2010年

9 崔冯;网络小说的文体特征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10 翟培培;网络时代的都市故事[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899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5899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b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