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飞宇小说性别叙事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19 11:47
【摘要】:长久以来,“女性”一直都是现当代文学评论视野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命题,多重的话语背景为“女性”提供了丰富而复杂的阐释空间。随着“社会性别”观念的普及,这一文学视角也逐渐更加开放,形成了某种程度的理论自觉。在当代作家群体中,毕飞宇一直被认为是以塑造女性形象见长的男性作家,这使得“女性”成为学界对于毕飞宇小说研究的关键词。纵观毕飞宇的创作,不难发现性别意识自始至终贯穿其文学构成。在承认两性生命主体性的价值平台上,毕飞宇的目光是忧虑的。从人性的高度探寻两性的生存境遇、肉体以及精神解放的出路,是他创作的根本所在。无论是引起学界评论热潮的《玉米》三部曲、《平原》以及《推拿》,还是被相对忽略而精彩纷呈的若干短篇,毕飞宇都贡献了诸多精彩的文学形象。1990年代是文学走向开放与包容、迷惘与彷徨矛盾并行的时期,毕飞宇通过“女性”叙事表达了社会进程中的时代风貌,以及作家自身对于社会的疏离和个性。梳理毕飞宇笔下的文学形象,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在权力背景下女性的悲剧性生存,也可以看到男性的权力之困。毕飞宇将“性”从隐蔽的视野中解放出来,不光单纯的将男性与女性的欲望表达形成强烈对比,而且更注重表现“性”在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下的种种变形。作家将两性作为互为参照的对象,置于平等的审美立场,人性的孤独、错位和疼痛力透纸背。毕飞宇以饱满的文学热情汇入先锋的潮流,继而快速的找准了自我的方向,以“人性”视角和悲悯的情怀审视当下,观照两性共同的生存困境,表现出不厚此薄彼具有超越性的精神诉求。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207.42
本文编号:2590176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207.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菊香;;毕飞宇小说的易性叙事及其性别心理[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2 毕飞宇;张莉;;“一个好吃的人最终做了厨子”——关于现代主义文学的对谈[J];南方文坛;2015年02期
3 谢丽娟;;“鬼文化”场域中的女性悲歌——性别视野中的毕飞宇小说[J];名作欣赏;2014年29期
4 沈杏培;毕飞宇;;“介入的愿望会伴随我的一生”——与作家毕飞宇的文学访谈[J];文艺争鸣;2014年02期
5 沈杏培;;泄密的私想者——毕飞宇论[J];文艺争鸣;2014年02期
6 陈玉婷;;有所寄托——毕飞宇小说《推拿》中的女性形象解读[J];名作欣赏;2013年36期
7 王冬梅;;盲人群像的尊严诉求与日常伦理的心灵书写——论电视剧《推拿》的叙事策略[J];中国电视;2013年11期
8 吴周文;张王飞;;论毕飞宇命运叙事的独特性[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3年02期
9 汪政;晓华;;价值的伸张与话语的秘密——论毕飞宇的《推拿》[J];百家评论;2012年01期
10 李洪华;;穿越历史的“飞翔”——论毕飞宇的小说创作[J];文艺评论;2012年09期
,本文编号:25901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590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