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昆科幻小说中的东方形象探究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I207.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岩;;论中国科幻小说中的想象[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8年12期
2 韩玉洁;;论中国当代科幻小说生态向度的建设性[J];小说评论;2019年03期
3 白鸽;;现当代科幻小说的对外译介与中国文化语境构建[J];小说评论;2018年01期
4 张朔;;中国当代科幻小说研究刍议[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03期
5 沙锦飞;;崇尚科学是科幻小说创作的永恒主题[J];科学与无神论;2007年01期
6 于洋;;神奇的“瞬间转移”和“穿墙术”[J];物理教学探讨;2009年08期
7 ;捕捉灵感,发挥想象——关于《G博士和他的捣蛋助手》[J];语文学习;1996年04期
8 ;第六届“光年奖”原创科幻小说大赛通知[J];今日科苑;2017年04期
9 汤哲声;;中国通俗文学:中国科幻小说研究[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10 姚利芬;;日本科幻小说在中国的译介(1975-2016年)[J];中国比较文学;201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成全;;简论科幻小说创作中的星际旅行游戏规则[A];科普创作通讯(2015年第3期 总第159期)[C];2015年
2 高亚斌;王卫英;;科幻小说的诗化叙述——论迟卉科幻小说世界[A];科普创作通讯(2016年第2期 总第162期)[C];2016年
3 连传芳;;试论科幻小说创作的现状及特色[A];科普创作通讯(2012年第3期 总第147期)[C];2012年
4 李英;郑军;;超越自我,燃烧生命——黄易与他的科幻小说[A];科普惠民 责任与担当——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第二十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刘赫铮;;老创意写出新感觉[A];科普创作通讯(2016年第1期 总第161期)[C];2016年
6 李英;尹传红;;两院院士和科幻大师的完美结合——潘家铮与他的科幻小说[A];科普创作通讯(2013年第4期 总第152期)[C];2013年
7 黄灿;;朝向一座山脉的形成——评刘慈欣的科幻小说集《中国太阳》[A];科普创作通讯(2015年第3期 总第159期)[C];2015年
8 王卫英;姚义贤;;科幻小说界说及其审美意蕴[A];科普创作通讯(2012年第1期 总第145期)[C];2012年
9 王卫英;姚义贤;;科技时代,我们需要文学幻想——浅谈科幻小说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A];科普创作通讯(2011年第4期 总第144期)[C];2011年
10 ;2015年度科技热点追问:科幻时代来了吗[A];科学媒介中心2015年推送文章合集(下)[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徐彦利;科幻小说的“向内转”与“跨界描写”[N];文艺报;2019年
2 考瑞·多克托罗 丁雨晴 译;中国迎来科幻小说黄金时代[N];环球时报;2018年
3 刘慈欣;我写科幻小说,,但是我不预测未来[N];文汇报;2019年
4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詹玲;当代中国科幻小说的宏大叙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
5 本报记者 龙跃梅;易建强:科幻小说不必过多考虑现存物理原理[N];科技日报;2019年
6 唐思敏;“星新一少年科幻”:“日本科幻之父”写给孩子的科幻小说[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9年
7 本报记者 沈春蕾;他的科幻小说将登上荧屏[N];中国科学报;2019年
8 吴岩;少年科幻小说大奖书系:为什么读科幻?[N];文艺报;2019年
9 雷达;刘慈欣式的科幻小说究竟为何好看[N];中国青年报;2015年
10 记者 孙行之;科幻小说或许会永远处于边缘地带[N];第一财经日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卫英;重塑民族想象的翅膀[D];兰州大学;2006年
2 姜倩;幻想与现实:二十世纪科幻小说在中国的译介[D];复旦大学;2006年
3 邱鑫;俄语科幻小说篇章的范畴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年
4 郭雯;科学选择的伦理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金风;科幻小说《钻石时代》(第一章)翻译实践报告[D];山东建筑大学;2019年
2 郑晓亭;目的论视角下科幻小说翻译:《警报解除》(7-9章)汉译实践报告[D];山东师范大学;2019年
3 刘丹;科幻小说《警报解除》文本特色与翻译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19年
4 李玉翠;网络科幻小说的审美艺术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9年
5 杨建雄;刘慈欣科幻小说汉译英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8年
6 叶心茹;中国式科幻“走出去”的英译策略[D];福建师范大学;2018年
7 甄宗波;刘宇昆科幻小说中的东方形象探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年
8 方健;第一人称叙事文本的翻译策略—《末日孤舰》序言及第一章翻译报告[D];合肥工业大学;2017年
9 黄祯钰;新世纪中国科幻小说“科幻现实主义”创作类型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年
10 王文君;国内原创少科幻小说出版研究[D];安徽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5909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590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