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献平沙漠书写中的生物地方主义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207.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申红;;生态文明语境下的时代课题——生态文学视阈中的中西方对比研究[J];长城;2011年08期
2 孔庆庆;;生态与文学的融合困境与出路[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8年06期
3 何花莲子;韩启群;;21世纪以来美国生态文学在中国的译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年11期
4 刘畅;韩启群;;我国生态文学翻译现况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年12期
5 汤原力;;中国台湾地区生态文学对大陆生态文学的启示[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8年01期
6 李青松;;生态文学提醒我们什么?[J];环境教育;2018年01期
7 吴红兵;张霞;;环境危机背景下生态文学“翻转课堂”的设计和实践[J];才智;2018年07期
8 龙其林;;非人类中心膜拜、生态批评泛化及思想主题癖——对当前国内生态文学研究中常见问题的批评[J];青海社会科学;2018年04期
9 汤原力;;海峡两岸生态文学的发展对比及未来展望[J];中国民族博览;2017年10期
10 汪树东;;当代中国生态文学的四个局限及可能出路[J];长江文艺评论;201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谢廷秋;;家园忧思录——生态视域下的仡佬族作家王华解读[A];多彩贵州文化及文学传承创新研究——2012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第二分会场暨贵州省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徐清;;生态批评的价值与阈限[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3年
3 覃新菊;;浪漫主义与生态主义的合流——21世纪的文化新景观[A];湖南省美学学会、文艺理论研究会2010年年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黄和璐;;生态“大我”的审美观照——徐俊国的《自然碑》赏析[A];徐俊国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梁一萍;;鬼魅岛屿:梅尔维尔的后殖民岛屿生态书写[A];第三届海峡两岸生态文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6 任小玫;;从自我与他者到主体间性:文学艺术批评的生态文明思考——以《徐霞客游记》为个案兼谈我国当代生态文学发展之去向[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生态文明:环境、能源与社会进步”环境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7 仁钦道尔吉;;生态文化视阈中的“草原文学”——谈新世纪“草原文学”之一种可能[A];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2009年
8 胡志红;;文学生态中心主义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挑战——生态批评对生态文学中“放弃的美学”的探讨[A];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美学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院秀琴;内蒙古生态文学风光无限[N];内蒙古日报(汉);2019年
2 记者 牛蕾;“诗意鹤壁—生态文学高端研讨会”在鹤召开[N];鹤壁日报;2019年
3 本报评论员;让淇河生态品牌叫得更响[N];鹤壁日报;2019年
4 李青松;生态文学的主张[N];中国文化报;2018年
5 厦门大学生态文学研究团队成员、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 程顺溪;扎根本土 民族特色[N];中国绿色时报;2016年
6 本报记者 傅小平;生态文学:如何走出有生态无文学的窘境?[N];文学报;2017年
7 杨变红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生态文学研究的本土化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
8 孟繁彪;生态财富的文学表达[N];文艺报;2017年
9 《光明日报》文艺部主任 彭程;在职业底色上描摹人生[N];解放军报;2017年
10 本报记者 饶翔;山水草木万类万物皆我亲朋[N];光明日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韦清琦;走向一种绿色经典:新时期文学的生态学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2 朱新福;美国生态文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3 王静;人与自然:中国当代少数民族作家生态文学创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4 吴景明;走向和谐:人与自然的双重变奏[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晓琴;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6 孟夏韵;拉美生态文学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6年
7 刘亚利;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D];山东大学;2010年
8 孙悦;动物小说——人类的绿色凝思[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9 杨晓辉;日本当代生态文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10 隋丽;现代生态审美意识的生成与文本建构[D];辽宁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武文靖;艾比与荒漠:生态的与人本的[D];厦门大学;2017年
2 丁晓东;杨献平沙漠书写中的生物地方主义[D];浙江工业大学;2018年
3 吴琼;《大地上的事情》(节选)汉译英翻译实践报告[D];长沙理工大学;2017年
4 郭芫延;中国生态电影的价值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8年
5 刘娜;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迈克尔·庞克的《荒野猎人》[D];河北师范大学;2018年
6 彭梦佳;Back on the Fire (Part One)翻译实践报告[D];湖南大学;2017年
7 李阳阳;鲍尔吉·原野散文的生态意识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7年
8 胡梦园;德英儿童生态文学比较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5年
9 王茜;生态文学及其批评理论研究[D];青岛大学;2015年
10 安丽;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语文生态文学作品的教学策略初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910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591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