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今文《尚书》誓体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0 17:58
【摘要】:本文对今文《尚书》誓体的生成历程、文体形态及其文体学意义作了综合探讨与深刻把握。除绪论与结语外,各章节旨要如次。第一章《论今文尚书誓体的生成》围绕性质、体例与功能三个方面,对誓体的生成过程进行了考索。首先,确认了“誓”自其初便体现出的鲜明的“政教性”特质,并明晰了“誓”在祭祀活动与军礼仪式之间的特殊身份,深化了对早期社会“祭政合一”形态的认识。其次,辨析了“史体”与“文体”之别及其与史官“记言”“记事”职掌之间的紧密关联,确认“誓体”为“誓辞”部分;其主体体例由揭露敌方的罪行、申说已方的合法性、下达行军的纪律和奖惩要求三部分构成,且具有稳定性。复次,揭示了誓体功能演化的三阶段,其原初功能为“整设师旅,进退师徒”;随后誓体功能发生分化,但可统合为“顺书以造士”;在《尚书》完成编纂之后,其功能凸显为“书体”功能,誓体成为敷显仁义的义府。第二章《论今文尚书誓体的文体形态》以语言体式、结构体式与功能演化之关系为中心,对稳定之文体形态及其变迁之文体形态作了考察。就稳定之文体形态而言,其一,为了实现誓体原初提振士气之功能,誓体具有节奏感充沛的句式特征,尤以四言为主导句式。其二,为实现誓体原初说服之功能,誓体凸显了以逻辑关系为主的内结构,遵循“何为—为何—如何”这一进路。就变迁之文体形态而言,一是作为言语教育的模版,瞽以口传方式记忆与教学,对其语言体式施加了影响,主要表现为韵律的强化。二是作为历史教育之知识载体,其伴随着史官职能的完善而实现了文本化。三是为实现历史教育之功能,外结构部分的完善与历史意识的生长相伴随。四是为实现书体功能,对论理部分进行了集合束式的处理并加以义理阐释。第三章《论今文尚书誓体的文体学意义》围绕辨体与定体的视角对誓体的文体学意义进行了发覆。首先,誓体体例的文体学意义。其一,“誓”之体例所具有的丰富的层次性,乃是其与“诰”“命”等连言的内在原因。其二,《胤征》所代表之“征”体可归之于“誓”体,不过其未列“正体”而归为“摄体”,原因不仅在于无其名,还在于其主体体例与誓体稍有区别。其次,誓体句式特征的文体学意义。其一,从句式特征角度对《泰誓》的真伪进行了判定,并辅以用韵特征侧面论证《泰誓》只能出于后世模拟而非前代遗留。其二,对以《诗经》《尚书》为代表的早期诗文之关系进行了重探,表明就四言句式而言,早期诗文概念的分野很可能是因为现实功用的不同而发生的。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20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世生;;中国文体学的成长与发展[J];外国语言文学;2018年04期

2 ;文体学研究新趋势:兼收并蓄与开拓创新——第七届文体学国际研讨会暨第十一届全国文体学研讨会召开[J];中国比较文学;2019年02期

3 秦静;;语料库翻译文体学研究的全新突破——《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J];翻译论坛;2016年04期

4 吴开来;樊娜;邦旭雅;;文体学视角下《致英国人民之歌》与《致云雀》的对比研究[J];知识窗(教师版);2017年02期

5 杨利;;施瓦辛格清华大学演讲的文体分析[J];好家长;2017年17期

6 刘伟;;浅论认知文体学与翻译研究[J];校园英语;2017年20期

7 谢红华;评《英语文体学入门》[J];现代外语;1988年04期

8 秦秀白;文体学理论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8年03期

9 ;《外语教学与研究》1988年总目录[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9年01期

10 孙慧;;功能文体学理论及其应用原则[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启才;汉代奏议的文化意蕴与美学阐释[D];复旦大学;2004年

2 杨剑明;曲话文体考论[D];上海戏剧学院;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曼迪;尤金·奥尼尔《长日入夜行》的语用文体学分析[D];兰州交通大学;2018年

2 范文君;文体学视角下的《厄舍古屋的倒塌》汉译对比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7年

3 唐肖萌;文体学视野下的《左传》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8年

4 邵红梅;中美经济报道中隐喻的语用—认知文体比较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

5 吴志刚;今文《尚书》誓体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6 雷小玉;基于语料库的网站本地化翻译的文体特征研究[D];广西大学;2018年

7 余超凡;文体学视阈下的“意见”研究[D];暨南大学;2016年

8 葛婉君;女性文体学视角下的英语政治演说分析[D];西北大学;2017年

9 问娜娜;运用文体学理论指导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分析性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潘秋旭;对黑人灵歌歌词的文体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919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5919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9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