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近年网络言情小说创作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0 18:07
【摘要】:当下的网络言情小说因网络而重新走进大众视野,为与日新月异的后时代特点相适应、大众读者阅读需求相适应,一直在追新求异,寻求其创作模式的转型与突破。网络言情小说的出现,为当下网络文学提供了一种新鲜的具有感染力的小说样式。在特定时代文化背景下对网络言情小说创作模式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正是结合时代元素,消费文化元素,女性性别元素、叙事元素等对网络言情小说独特的创作模式进行具体分析。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共三章)和结语三部分。引言:围绕网络言情小说概括了本文的选题原由、研究价值、研究现状以及研究对象。第一章:研究网络言情小说的文本生成和传播模式。当下的网络言情小说在大众文化潮流下依托新兴媒介网络而生,凭借网络这一新兴媒介的优势而重新走进大众视野。主要从网络言情小说文本生成模式下随性化的创作理念、交互式的写作过程、类型化的题材选择和传播模式下网上在线阅读、纸质图书出版、影视剧改编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第二章:研究网络言情小说的人物设置模式。网络言情小说是一种由女性自我创作、自我展示和自我传播并极具女性气息、女性意识的小说,在其人物设置上更是呈现出女性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女性话语。主要从女性自我形象的塑造和模式化的人物形象处理两个大的方面入手来进行分析。第三章:研究网络言情小说的通俗化叙事模式。当下网络言情小说与传统通俗言情小说在叙事策略上既有传承也有嬗变,形成其独具特色的的通俗化叙事模式,更加迎合当下大众读者娱乐消遣的阅读目的和需求。主要从传承传统通俗言情小说叙事模式和在此基础上所作的创新两个方面来分析。结语:整体总结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存在的问题以及前景展望。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207.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红;;从“纯爱”到“穿越”——网络言情小说模式的演变[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2 王梦怡;;女性主义与性别建构——都市网络言情小说的社会学解读[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3 程英姿;;新浪网络都市言情小说的性态与情态之分析[J];东南传播;2012年02期

4 王晓明;;六分天下:今天的中国文学[J];文学评论;2011年05期

5 刘利凤;李丹丹;;网络小说叙事结构的创新及其美学意义[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许道军;张永禄;;论网络历史小说的架空叙事[J];当代文坛;2011年01期

7 詹秀敏;杜小烨;;试论网络言情小说的美学特征[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8 郑丹丹;吴迪;;耽美现象背后的女性诉求——对耽美作品及同人女的考察[J];浙江学刊;2009年06期

9 宋敬敬;牛瑞莲;;二十世纪女权主义在中国的发展[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8期

10 雷小芳;;网络穿越小说简论[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晓华;跨媒介使用中的女性文化传播[D];复旦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齐丽霞;网络文学中的女性写作叙事研究[D];青岛大学;2013年

2 张萱;网络女性言情小说初探[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李珏君;网络女性原创写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陈思羽;小说叙事视角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王荣珍;“有意味的形式”[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左小清;网络文学中的女性写作初探[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919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5919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a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