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真与自然—王小妮诗歌中的自然书写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0 19:33
【摘要】:诗人王小妮在当代诗坛中无疑是一个低调的存在,她的诗歌自然朴素,却又内蕴深刻,在坚持了三十多年的创作中,不论是对各类型自然意象的关注,还是一直坚持的“自然化”的写作方式,王小妮诗歌中的自然书写,都有其值得关注和研究的价值。在王小妮的自然书写中,通过对王小妮诗歌中的“自然之形”,也即自然意象的关注,结合王小妮自身创作经历和诗歌风格的转变,分别从清新真诚的“阳光”、浪迹黑夜的“大雪”、平凡日常的“土豆”、不绝而立的“水莲”串连梳理出王小妮诗歌中自然意象的流变。不同风格的自然意象选择,呈现出不同创作时期诗人的内心世界,也彰显出其诗歌内蕴的延伸,以及诗歌张力的进一步拓展。再由此进一步探讨王小妮的“自然化”写作方式。诗人在创作中始终以直觉式的体验来完成对生命本真状态的观察和表达,将日常生活作为生命状态最为真切自然的展示,通过浅显素朴的口语言说方式,直抵生命的本真内核。同时在叙事化的诗歌节奏中,内蕴出饱满的情绪表达,将“叙事”和“抒情”自然融合。也正是这些“自然化”的表现方式,让王小妮的诗歌始终给人一种纯净质朴的气质。由此进一步延伸进王小妮诗歌中的“自然之思”,通过对生活与自然相背离,以及人与自然相违背等人类生存状态的探讨与揭示,发掘出王小妮诗歌中的自然生命哲学。面对浮躁、喧嚣的现代社会环境,在科技理性的遮蔽下,人类自然本真的生命意识越发模糊。当城市生活中的“自然”逐渐消退,人们不断陷入现代性焦虑中。科技的飞速发展让人类试图突破自然规律的制约,越发缺少对自然的谦卑。生命中“自然性”的流逝,也让人类离最自然而本真的存在状态越来越远。回顾王小妮三十多年的创作经历,诗人始终怀着对自然和生活的卑谦与敬畏,以温润又平和的心态坚持着诗歌创作。王小妮的诗歌外表朴素,却深藏着呈现世界本相的力量,在越写越好的创作中内蕴着强大的生命力。对王小妮诗歌中自然书写的研究,能在一定程度上作为当下文学界中对人与自然关系思考的一种补充。同时这种坚持自然本真的创作姿态,也能为当下诗坛乃至于社会环境提供一种纠正与反思。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I207.25
本文编号:2592089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I207.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柔柔;;斯芬克斯的觉醒:何谓“后人类主义”[J];读书;2015年10期
2 李少君;;自然对于当代诗歌的意义(创作谈)[J];创作与评论;2015年01期
3 蒋怡;;西方学界的“后人文主义”理论探析[J];外国文学;2014年06期
4 张媛媛;;文明的自然维度及自然观的演化[J];江西社会科学;2014年08期
5 韦清琦;;走向一种人文仿生学——论当代中国自然写作的一些特点[J];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6 徐敬亚;;我的诗人妻子王小妮[J];中国诗歌;2010年07期
7 罗振亚;;飞翔在“日常生活”和“自己的心情”之间——论王小妮的个人化诗歌创作[J];当代作家评论;2009年02期
8 何平;王小妮;;“首先是自由,然后是写诗”[J];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05期
9 曹惠民;;台湾的自然写作及其研究[J];华文文学;2006年03期
10 吴明益;;理解自然的新道路——试谈台湾自然书写与研究在新世纪的几种演化类型[J];华文文学;2006年03期
,本文编号:25920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592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