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阎循观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3 16:12
【摘要】:阎循观(1724-1768)出身于著名的科举世家——昌乐阎氏,是清代乾隆年间山东地区的理学大家。他师从昌乐滕纲,与前辈学者胶州法坤宏及同辈潍县韩梦周最为交好,并称“山左巨儒”。阎氏治学以程朱为宗,在文学、经学等领域均有一定建树,他在程符山的讲学活动也对后学产生了深刻影响。虽英年早逝,著作不多,但为儒林推重,其人其事在《清史稿》《清史列传》《清儒学案》等文献中均有记载。文学方面,阎循观私淑桐城派大师方苞,远宗韩愈、曾巩、归有光等,认同“文以载道”的观点,为文简淡醇厚,逻辑严密,大儒卢文_(曾对其文章大加赞赏,认为“非学有元本者不能”。所作诗歌出自天然,清静冲和。由《西涧草堂集》和《西涧草堂诗集》可知其文学造诣。经学方面,阎循观一生沉潜义理,尊崇程朱,对王学总体上持批评态度,著有《尚书读记》和《春秋一得》,另在《困勉斋私记》中对《诗》《易》等也有涉及。循观治《尚书》,不信伪《古文》,多引《史记》为证,对字词章句有一定考证,并对文本进行了意义的阐发。其观点虽有值得商榷之处,但也可成一家之言,惜影响十分有限;其治《春秋》,语言明白直接,虽采三传和宋代胡安国、明代郝敬之说,但对胡氏的说法并不完全赞同,对三传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总体以阐述儒家大义为主。阎循观不仅是清中期山东地区的重要学者,在全国也有一定影响。探讨阎循观的治学领域、治学方法、考论其生平轨迹、师承交游,进而在总结阎循观学术成就的基础上探索山东地区的理学风尚及背后成因,对推进、丰富这一时期的山左学术史甚至清代学术史研究大有裨益。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20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孙晓春;汪轩宇;;邵雍的象数易学及其经世思想[J];史学集刊;2013年05期



本文编号:25969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5969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c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