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魏晋南北朝童谣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3 17:33
【摘要】:童谣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独特形式,肇始于先秦,发展于汉代,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达到了鼎盛,史书记载的童谣数量达到了历代之最。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童谣作为研究对象,深入总结这一时期的童谣特点,便可描绘出中国古代童谣的总体风貌。作为研究对象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童谣,来自于多部史书、历史典籍,并对收集到的童谣进行遴选,例如对童谣年代的界定,童谣内容的分类等。在对童谣有一个基础性了解之后,进一步对其进行探究。首先,对魏晋南北朝童谣的生成背景作出详细的阐述,包括其产生的政治背景以及文学背景,更利用传播学的相关概念,对童谣的传播特点及路径作出了分析。其次,分别对魏晋南北朝童谣中的谶纬类童谣和评议类童谣的思想内容及特点进行了研究,包括当中蕴含着的吉凶预示和爱憎情感。再次,对魏晋南北朝童谣的艺术特点如游戏化的政治内容,日常生活化的意象以及符合童趣化的口语特征、修辞手法等作出了详细的叙述。由于日常生活中的意象最能够体现童谣作为民间文学的主要特色,故在此处对童谣中所涉及的意象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划分和研究,以更好的还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生活。而以上对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的研究是本文的重点所在。最后,在整合了魏晋南北朝童谣的特点之后,从客观辨证的角度出发,生发出对于魏晋南北朝童谣的现实意义、价值与负面影响的探讨,以及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启示。魏晋南北朝童谣是中国古代童谣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思想之丰富,内容之完备,足以称为民间文学的宝藏。唐代以后,童谣逐渐衰落,由具有特殊含义的政治童谣转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儿童歌谣。魏晋南北朝童谣虽然数量不多,文学色彩也稍显逊色,但其作为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和社会生活的最佳佐证,给后世之人提供了一个可以窥见当时社会真实的窗口。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207.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鼎鼎;;《毛诗序》美刺说探微[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1期

2 刁生虎;;魏晋南北朝童谣的传播学解读[J];青海社会科学;2015年05期

3 杨晓东;;古代政治谣言的生成与传播[J];东南传播;2015年09期

4 董晔;;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薄葬风气[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5 边奋勇;;歌谣与明代政治研究[J];传承;2010年27期

6 贺方彬;;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结构性分析[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7 舒大清;;中国古代政治童谣与谶纬、谶语、诗谶的对比[J];求索;2008年11期

8 程莉莉;;我国历代食莼初探[J];皖西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赵长征;;《诗经》与先秦两汉劝谏文化[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10 韩克善;;试论中国古代童谣的艺术手法[J];文教资料;2008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储晓军;魏晋南北朝民间信仰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2 董晔;《世说新语》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李传军;歌谣俗语与两汉魏晋南北朝社会[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丽峰;两晋南北朝战争初探[D];山东大学;2016年

2 王玉姗;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经济作物的地理分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3 王博;汉乐府诗歌与汉代的政治与社会[D];延安大学;2013年

4 林继香;先唐动物赋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5 孙诗苑;谶纬与汉乐府[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王莉群;《齐民要术》农作物名物词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7 李静;魏晋南北朝少儿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彩秋;南北朝乐府歌辞女性题材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9 詹苏杭;谶纬与汉乐府[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吴伟珍;魏晋南北朝平民阶层生存状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970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5970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3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