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殷健灵成长小说论

发布时间:2020-03-28 18:56
【摘要】:本论文以殷健灵的成长小说作为研究对象,对殷健灵成长小说创作的成长模式、主题内容、形式艺术以及儿童文学意义进行了探讨。本论文主要分为六个方面。在绪论的部分笔者主要对成长小数的概念进行阐述。其次通过分析现有对殷健灵成长小说创作的研究,发现对其研究多为小范围的细部研究,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故本文试图将殷健灵前期创作的大部分少女小说和近几年创作的少年男孩的成长小说合并在一起,进行全面客观地分析殷健灵的成长小说创作。第一章概括了殷健灵成长小说的主要成长模式。笔者将它分为生理成长、对我的追寻与重建和日常小事大障碍三个方面。生理的成长引发性意识的苏醒导致青春期的少男少女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也就是少年成长道路上的“第二次”诞生。在此过程中殷健灵前期的少女小说主要注重引渡人对少年成长的引导,而近几年的创作中引渡人的身影开始逐渐淡化,变为离家式的个体精神成长,主人公由前期的“拯救”模式变为现在的“承担”模式;由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内心都比较敏感,因此任何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件都是他们成长的动因。第二章归纳了殷健灵成长小说的创作主题。作为一位敏锐的作家,殷健灵的创作主题极富时代性,既有对当今时下热点问题的关注,也有以自己的童年生活为素材,所创作的一个童心世界,即一个美好却又无奈的世界,同时大部分的作品表现出少年儿童在成长道路上对“爱”的需求与表达。第三章分析了殷健灵成长小说的艺术特色,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对她笔下的主要人物进行原型经验的分析。其次探究了她小说所表现出来的美感特征,通过对她的语言、象征物以及文中所体现出来的温馨的氛围进行重点分析,表现出殷健灵对崇高与浪漫的文学品格的追求与坚守,最后作为上海作家的殷健灵,其作品中所浸透的上海文化也是她创作的一个特点。第四章分析了殷健灵的成长小说在儿童文学上的意义。80年代是中国儿童文学的一个转型期,儿童文学开始走向儿童本身,90年代开始创作的殷健灵在对前辈的继承、容纳和超越的同时,其创作显得更加的自我和随意,她既不跟随潮流,也不迎合大众的口味,始终用真实、诚恳、干净的故事对当下的少年儿童给予现实的观照。最后殷健灵的成长小说中所蕴含的情感以及积极的价值观则可以无形中去滋养造少年儿童干渴已久的心灵,为他们人格的形成和完善,提供充分的养料。论文最后的结语部分是对殷健灵成长小说创作的一个总结。殷健灵的创作始终热情的保持着对少年儿童成长的心灵探索,在描绘少年艰难成长的人生道路时,不忘对并不完美的人生注入一股温暖的力量,引导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同时小说里体现的作家对生活的批判以及蕴含的道义的力量,表达出作家清晰明朗的人生观和价值判断,作为一位创作力旺盛且不断进步的作家,她的作品值得我们更大的期待。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207.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炳鑫;;心中有光——殷健灵小说《野芒坡》读后[J];创作评谭;2017年05期

2 朱永新;;让成长充满诗意——殷健灵印象[J];新教师;2017年02期

3 蒲公英;;写甜心小米的殷健灵[J];少男少女;2017年10期

4 ;2016年儿童文学长篇力作:《野芒坡》[J];中国火炬;2017年02期

5 王爱玲;;追日的少年——读殷健灵的《野芒坡》[J];初中生世界;2017年Z6期

6 余玉兰;;阅读,让我们走进彼此的心灵[J];湖北教育(政务宣传);2017年08期

7 杨润;;浅析殷健灵的智慧书写[J];青年文学家;2017年32期

8 胡丽娜;;儿童文学写作的难度与智慧——以殷健灵《1937:少年夏之秋》为例[J];中国出版;2010年11期

9 舒菡;英若;;殷健灵:少男少女的青春摆渡人[J];新作文.金牌读写(初中生适读);2012年11期

10 殷健灵;;初遇时光[J];小学生(新读写);2009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桢;殷健灵:每一位作者都是一朵独一无二的花[N];国际出版周报;2018年

2 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 李东华;报世界以歌[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6年

3 金波;《致成长中的你》:殷健灵的“致青春”[N];中华读书报;2017年

4 刘秀娟;殷健灵致青春:十五封成长书简[N];中华读书报;2015年

5 本报记者 陈香;殷健灵:《爱》是一生的功课[N];中华读书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舒晋瑜;殷健灵:用自己过去的经验来观照今天孩子的成长[N];中华读书报;2011年

7 王泉根;殷健灵与《风中之樱》[N];文艺报;2006年

8 赵炳鑫;点亮生命成长的精神之光[N];中国艺术报;2018年

9 曹文轩(北大教授、作家);《风中之樱》和殷健灵的诗性想象[N];文学报;2005年

10 张万芹;青春引渡者[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润;殷健灵成长小说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

2 沈约;成长的阵痛[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047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6047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8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