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全汉赋》重言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30 06:22
【摘要】:从汉语词汇发展史的角度来看,两汉时期的词汇是承接上古词汇和中古词汇的重要一环。《全汉赋》作为一部分体断代文学总集,共收录两汉时期的赋作二百九十六篇,是研究两汉时期语言史的重要语料。本文首次从词义和语义类型方面对《全汉赋》中的汉代赋作进行研究,参照前人的研究成果,并结合现代词汇学、语法学、语用学等,对《全汉赋》中重言词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丰富汉赋专书词汇研究。本文以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全汉赋》为语料基础,选取其中的重言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穷尽式搜集、整理、统计,采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对《全汉赋》中的重言词进行考释和研究。通过对其形式、类型、词性、语法功能作定性、定量的静态描写和不同时期重言词发展情况的动态分析,探讨了《全汉赋》重言词词汇的构成、特点及价值。此研究,可以促进这一时期的其他专书的重言词研究,也为其他学者深入研究《全汉赋》的语汇提供参考资料。本文包含五大部分:绪论。这一部分主要包括两方面:首先对重言词的概念进行了古今学者的界定对比,其次对重言词研究和汉赋语言研究进行综述。通过对前人理论观点的整理分析,进而提出本文对重言词的认识。第一章《全汉赋》重言词类型描写及释义。研究发现《全汉赋》中重言词从外部形式划分主要是AA式,类别主要分为AA式单纯重言词和AA式合成重言词。AABB式出现次数相对较少,主要由AA+BB式和AB+AB式两类。第二章《全汉赋》重言词的语法功能。研究发现,《全汉赋》中重言词主要有形容词、名词、动词、副词和象声词五类,并结合具体语境,对重言词的语法功能进行分析,总结出《全汉赋》中重言词在句中主要做谓语和定语。第三章《全汉赋》重言词的语义类型及语用特点。语义类型主要是状情貌、表程度范围和表周遍义三类。语用特点主要是具有鲜明韵律、摹声准确、表情拟物生动三种。第四章《全汉赋》重言词的继承和发展。主要是对上古时期的《诗经》的继承和发展,包括数量、词性和词义三方面的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H131;I207.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楠;;桓谭汉赋观刍议[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08期

2 阮忠;;20世纪汉赋研究争鸣综述[J];人文论丛;2004年00期

3 邓诗鸿;;一滴水也会疼痛[组诗][J];中国诗歌;2016年09期

4 邴琴;;东汉赋中灵芝文化内涵[J];青年文学家;2017年12期

5 郭媛;;论西汉赋中植物描写的审美意蕴[J];青年文学家;2017年21期

6 郭媛;;论西汉赋中植物描写的三种方式[J];北方文学;2017年15期

7 余秋雨;;中国文脉③[J];老年世界;2017年03期

8 李茉妍;胡海涛;;从《史记》看司马迁的汉赋观[J];青春岁月;2013年24期

9 蒋文燕;;二十世纪汉赋分类研究综述[J];人文丛刊;2007年00期

10 黄东坚;;《文心雕龙》的汉赋观窥探[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高继科;李斌;李法伟;;汉赋中的棋类文化研究[A];2014甘肃省体育科学学术论文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2 唐先田;;激荡着楚辞、汉赋精神的当代杰作——《含苞的太阳》读后[A];2003年安徽省文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蔡觉敏;;道家与汉赋[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4 黄志辉;;略论《诗经》与《楚辞》中的语气词(兮、些、羌、只)于两汉赋中之褪变[A];诗经研究丛刊(第二十六辑)[C];2015年

5 章沧授;;论汉赋的和合文化[A];东方丛刊(1999年第4辑 总第三十辑)[C];1999年

6 韩晖;;赋学研究的重要突破——读踪凡新著《汉赋研究史论》[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四辑)[C];2008年

7 蒋文燕;;汉颂作品类型分析[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8 孙翔;;汉赋中的古代军事体育研究[A];2014第二届海峡两岸体育运动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汕头大学文学院 宋健;汉赋功能的多样化[N];光明日报;2016年

2 昆明学院人文学院 孔德明;汉赋的物质基础及其风格流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

3 刘桂欣;十年辛苦说汉赋[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

4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张新科;汉赋与汉代[N];光明日报;2016年

5 实建;汉赋作品中的建筑形象[N];建筑时报;2007年

6 马庆洲;汉赋丛集整理的新成果[N];光明日报;2006年

7 李桂荣;论汉赋对楚辞的改造与超越[N];文艺报;2005年

8 路平安;梁园汉赋文化研究会成立[N];商丘日报;2011年

9 王洲明;汉赋精神[N];文艺报;2002年

10 陈华光 路标;梁园——中国汉赋的摇篮和沃土[N];商丘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德明;汉赋的生产与消费[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2 郑明璋;汉代文化视角下的汉赋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龙坚毅;汉赋与汉代社会[D];厦门大学;2007年

4 刘向斌;西汉赋生命主题论稿[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饶福婷;明代汉赋选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6 徐明英;地理视域下的汉赋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5年

7 高一农;汉赋专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8 蒋晓光;汉赋文本结构的学术考察[D];南京大学;2012年

9 王思豪;o"屾用《奿》考娭[D];南京大学;2011年

10 胡洁;汉赋中的自然审美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全升;谶纬与汉赋[D];西北师范大学;2016年

2 李莎;《全汉赋》重言词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9年

3 宗睿;汉赋中的梦元素研究[D];西北大学;2018年

4 张成永;魏晋时期汉赋接受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

5 龚颖迪;汉赋中的言酒书写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6 张强;汉赋动物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年

7 吴娱;《汉书》采录汉赋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8年

8 杜胶;汉赋中的女性形象[D];宁夏大学;2017年

9 高寒;东汉赋用典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7年

10 王士松;汉赋中的音乐世界[D];郑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071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6071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9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