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慎贬谪时期的曲作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30 08:01
【摘要】:杨慎在谪滇期间创作了大量的曲作,目前有文本可考的包括散曲集《陶情乐府》四卷、《玲珑唱和》两卷,杂剧《洞天玄记》一部。此外,还有一些观剧诗和关于散曲、剧曲的理论阐释。这些曲作由于杨慎被贬谪的人生经历具有了更为特别的价值与意义。本文以杨慎的曲作为研究对象,从杨慎被贬谪这一背景入手,对杨慎的散曲以及剧曲作品进行了考论,探讨贬谪对杨慎的曲作的影响以及杨慎曲作在曲学史上的贡献及意义。文章从五个部分对杨慎的曲作(散曲和杂剧)进行了具体分析与研究:绪论部分主要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提出本文的选题依据及意义。第一章根据明清年间所传杨慎年谱对其生平进行综合梳理。将杨慎的生平经历大致分为了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心境变化及突出特点是:第一阶段,年少夺魁,踌躇满志;第二阶段,大礼议事件中冒死进谏,终身遭贬;第三阶段,谪滇期间,壮心牢落,放浪形骸。着重分析第三阶段,杨慎贬谪之后的心态变化,并将其与曲作相结合,探讨贬谪心态在不同的贬谪阶段中的反映。第二章从情感内涵、艺术风格、散曲所属流派等几个方面来对杨慎的散曲作品进行重点分析。其散曲作品主要有散曲集《陶情乐府》与《玲珑唱和》。这些作品以“情”为核心,按情感内涵分为怨情、爱情、友情、风情、道情五个方面。杨慎散曲的艺术风格丰富且具有鲜明特色,其作品善用典故和意象,含蓄蕴藉;又充分吸收六朝风华,绮丽典雅;更有一部分曲子借鉴当地民谣,体现出通俗活泼的特点。第三章是对杨慎的杂剧作品进行具体探讨,将几部涉及杨慎并存在著作权归属争议的作品进行了考论。重点是对道教感化剧《洞天玄记》的深度剖析,通过解读剧中的宗教象征意义来探究杨慎被贬谪中期的思想心态,并着重分析《洞天玄记》中所体现出的寓言性与宗教性的艺术特点。第四章主要探讨杨慎及其曲作在曲学史上的意义及影响。杨慎以词入曲的创作倾向促进了明中叶散曲词化的进程,还将巴蜀曲牌《清江引》带入云南。在明中期南北曲分野之时,支持北曲发展,挽救北曲于衰微之际。另外,杨慎的谪滇经历被谱写成各种剧本,丰富了戏曲素材。杨慎的杂剧作品《洞天玄记》更是直接影响了《太平仙记》以及《赤城缘》的创作。杨慎的散曲及剧曲在中国曲学史上具有独特的价值,尤其是其半生谪戍的传奇经历又使得其创作思想的层次更为丰富,体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色彩。因此,杨慎及其曲作在曲学史上的历史作用是不应低估的。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207.37
本文编号:2607277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207.3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彭新有;沙振坤;;白发戴花君休笑——论杨慎簪花的文化内涵[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1年12期
2 冯小禄;;何事白头犹道路——论杨慎的充军心态变迁[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12期
3 杨钊;;杨慎散曲“俊而葩”风格论[J];戏剧文学;2007年12期
4 张正学;《泰和记》与《太和记》考辨[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娅;杨慎戍滇时期文学思想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年
2 蒋乾;杨慎谪滇时期旅迹交游研究(1524-1559)[D];云南大学;2015年
3 孙冠楠;杨慎散曲创作及批评思想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4 孙芳;杨慎贬谪后的生存状态及复杂心态[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单单;杨慎词曲用韵考[D];吉林大学;2011年
6 张笑雷;杨慎词曲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7 曾绍皇;杨慎俗文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072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607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