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论徐则臣小说创作的流变

发布时间:2020-04-08 13:47
【摘要】:徐则臣,作为“70后”的代表性作家,其写作着力点在于对“人”的关注,建构“人”的现实生存困境,找寻“人”的内在精神出路。在时代文化语境的影响与自身文学追求的互动作用下,其作品从创作主题到叙事策略不断发生着演变。纵观徐则臣的小说创作轨迹,可以发现其创作初期主要以“出走”主题来表达个体的生命体验。自《耶路撒冷》这一创作节点开始,徐则臣重新思考个体的精神困境,试图通过罪恶忏悔,实现精神救赎。再到《王城如海》的现实面向,徐则臣不断地探索文学的生长空间以及“人”的精神出路,使其小说创作呈现出了动态的变化过程。本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来探究徐则臣小说创作的流变:引言部分综合梳理学界关于徐则臣小说创作研究的现状,概述本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等。第一章主要探究徐则臣小说创作主题的流变,具体表现为从欲望表达到自我找寻的“出走”主题;从隐秘遮蔽到释罪需要的“忏悔”主题;从身份认同到罪感压抑的“焦虑”主题。第二章深入分析徐则臣小说叙事策略的演变,主要从叙事结构、叙事空间、叙事视角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此透视作家的精神转向。第三章重点辨析徐则臣小说创作流变的原因,主要结合时代、文化及个人三个向度深度剖析其小说创作流变的原因。结语部分概括阐释徐则臣小说创作流变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写作意义与精神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I207.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柯倪;;论徐则臣小说中“进不去的北京”[J];名作欣赏;2019年27期

2 赵晓兰;;徐则臣:70后正面对别样的乡愁[J];当代工人(C版);2016年01期

3 徐则臣;刘海宁;;“花街就是耶路撒冷,耶路撒冷就是花街”——徐则臣谈故乡与创作[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01期

4 刘海宁;;一切美好从此发生——当知行空间遇上徐则臣与《北上》[J];新阅读;2019年04期

5 张相宽;;徐则臣创作综论[J];枣庄学院学报;2019年04期

6 江飞;;问题意识、历史意识与形式意识——徐则臣论[J];当代作家评论;2018年01期

7 李超;;临水的花街:徐则臣小说创作的精神“故乡”[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04期

8 曹霞;;“身份认同”与形而上的追索——评徐则臣的《兄弟》[J];文学教育(上);2018年10期

9 党艺峰;;“他的欲望无条件地指向远方”:徐则臣论[J];小说评论;2017年01期

10 孙海燕;;论徐则臣《如果大雪封门》的疏朗品格[J];中国图书评论;2017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郝天韵;徐则臣:大河行经处 情深句便工[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8年

2 本报记者 张鹏禹;徐则臣:让运河从幕后走向台前[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

3 本报记者 李婧璇 王坤宁;《北上》:阔大开展 气韵沉雄[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9年

4 本报记者 成长;他的创作之路就是“北上”之路[N];北京日报;2019年

5 本报记者 饶翔;徐则臣:行走在古老的运河边[N];光明日报;2019年

6 本报记者 行超;徐则臣《北上》:运河内部的文化能量[N];文艺报;2019年

7 本报记者 傅小平;徐则臣:小说是个体面对整个世界言说的方式[N];文学报;2018年

8 本报记者 张黎姣;徐则臣:70后要“到世界去”[N];中国青年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 金涛;作家如何言说雾霾?[N];中国艺术报;2017年

10 聂梦;纷乱现实中的驳杂与生长[N];文艺报;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冰;孤绝的漂泊境况与“侨寓”困局的突破[D];渤海大学;2019年

2 秦东方;“70后”作家的突围[D];河南大学;2019年

3 陶倩影;论徐则臣小说创作的流变[D];安徽大学;2019年

4 吴芮瑶;迷失与困顿[D];沈阳师范大学;2019年

5 贾舒文;徐则臣小说的主题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8年

6 闻霞;文学建构中的身份认同[D];辽宁师范大学;2018年

7 杨永华;从“花街”到“耶路撒冷”[D];南昌大学;2018年

8 平丹丹;徐则臣小说论[D];河南师范大学;2018年

9 江蓉;“到世界去”[D];南京师范大学;2018年

10 梁碧莹;徐则臣作品的互文性研究[D];湖北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194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6194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d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