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白蛇传传播主题的嬗变及其文化内涵

发布时间:2020-04-10 01:04
【摘要】:文学的产生及日趋繁荣的基础是传播的需要,所有的文学作品一定程度上都与传播关系密切,文学通过传播来彰显本身的艺术和社会价值,通过文学的传播状况,我们可以了解一定时期内文学作品的消费与社会关注力度。文学作品的传播主题是各方力量综合而成,文学领域内,对文学作品进行文学史定位和文学性评价,离开对其传播状况的研究无疑是比较片面的。就白蛇传而言,各个时期文本的“主题”与作家的态度、感情倾向有着直接关系;但是文本的传播主题却与客观传播环境中的传播形式、传播媒介、社会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由作家主观创造,却不由作家单方面控制,由此白蛇传在传播过程中不断被附加新的含义,这体现的是传播过程中来自客观传播环境和主观传播因素对于主题的引导、改变作用。本文基于传播学角度,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传播元素的转变来呈现出完整的传播主题嬗变过程,从传播主题的不同将白蛇传传播时期分为四段,第一阶段:唐宋传播“色戒”主题,传播思想倾向“劝诫世人”;第二阶段:元明传播“存善”主题,传播思想倾向“市民利益”:第三阶段:清时期传播“欲真”主题,传播思想倾向“情为至上”:第四阶段:现当代传播“归情”主题,传播思想倾向“保障自我价值”。并从主客观传播视角对影响主题嬗变的诸多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包括时代变迁,社会坏境更轶的传播环境、各时期传播媒介的变化以及文人创作主体因素、书商艺人因素、民众反馈因素。除此之外,本文还借鉴社会学、民俗学、文化学等多种角度,对引起传播主题嬗变的深层文化内涵予以分析。白蛇传作为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之首,在中国流传已经有上千年,白蛇传的传播主题随着各时期传播形态和传播媒介的不同也不断发生变化,这对于新时期影视剧中白蛇传主题多角度的呈现也有深远影响,受新时期娱乐至上的传播思想引导,白蛇传开始设置多角恋的故事情节,并呈现出人物形象的多面性,白蛇传的多元传播主题在新时期被最大程度的发掘,具有了更丰富的解读空间。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207.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棱棱;;从“人妖性”到“人妖恋”——“白蛇故事”叙事模式演进历程研究[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2 武计涛;;《白蛇传》传播形态及特征解析[J];东南传播;2012年05期

3 周巧香;;论《青蛇》的性别叙事手法[J];电影评介;2012年05期

4 薛凌;;《白蛇传》视角下的经典叙事学分析[J];考试周刊;2012年19期

5 杨新磊;;《白蛇传》的二十三个影视版本及其多维探究[J];文化艺术研究;2012年01期

6 周梦焱;史东辉;;从白蛇形象的演变透视男性的女性想象[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孙正国;;口头媒介视野下《白蛇传》的故事传统[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刘魁立;刘铁梁;赵世瑜;叶涛;李万鹏;张从军;马知遥;郭凌燕;付伟安;李久安;朱振华;刘清春;杨永华;刘德龙;杨莹;丁志芳;廖彩吉;;孟姜女传说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J];民俗研究;2009年03期

9 黄景春;郭如意;;人与异类婚恋故事的内在结构分析——兼谈人仙恋与人妖恋结局之差异[J];民族艺术;2008年04期

10 孙正国;;媒介视野下《白蛇传》的现代传承[J];文化遗产;2008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余红艳;景观生产与景观叙事[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2 李斌;“白蛇传”的现代诠释[D];苏州大学;2010年

3 孙正国;媒介形态与故事建构[D];上海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晨;“白蛇”故事的现代传播[D];辽宁大学;2015年

2 赵丽雯;白蛇传故事的现代“重写型”作品系列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3 佘亚柳;民间传说《白蛇传》在镜像语境中的丰富与嬗变[D];河北大学;2015年

4 李新芝;“白蛇”故事戏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年

5 方红英;白娘子形象演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4年

6 聂焱;《白蛇传》故事在影视中的改编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7 王菲;论白蛇传的神话重述[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旭;论李碧华小说的传奇化叙事[D];扬州大学;2010年

9 夏蕙筠;“白蛇传”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张万丽;《白蛇传》青蛇形象的流变及演绎初探[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215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6215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8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