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红楼梦》场景与唐诗渊源论析

发布时间:2020-04-18 10:51
【摘要】:《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唐诗是我国古代诗歌的最高成就。在“文备众体”的《红楼梦》中,曹雪芹对唐诗的偏爱,比较深入而全面地反映在小说中了。本文旨在梳理和分析《红楼梦》小说文本与唐诗之间的渊源关系,侧重从文本中所展现的经典场景与唐诗意境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挖掘曹雪芹创作灵感和构建情节、描写人物的艺术来源。大致分如下几部分:绪论部分是在简要介绍当今红学界研究动态中,引出唐诗和《红楼梦》之间关系研究的概况,从而为本文的研究展开提供铺垫。第一章提出“宗唐派”曹雪芹的命题,主要讨论明清之际的诗学理论和曹寅对曹雪芹的影响,兼及《红楼梦》文本中的诗论和曹雪芹好友的相关史料,大致从四个方面论证曹雪芹宗唐的诗学观,并对小说文本在诗论方面可能出现的失误,提出了个人看法。第二章大致梳理了《红楼梦》中具有味美意蕴的场景描写片段,并从画与诗的两个角度,简要分析了其跨界融合的可能。第三、第四章主要探讨小说中的几个唯美场景的描写对唐诗的意境的吸收,分别加以讨论,相对来说,第三章中论及的唐诗影响更为直接,第四章则分析的关系显得较为间接。但不论直接还是间接,其作为曹雪芹创作的灵感和源泉,还是有迹可循的。我们也可以据诗意的暗示来推测后四十回的情节发展。第五章是小结,简述明清之际的雅俗融合,论述《红楼梦》是小说与诗歌雅俗文化完美融合。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207.411;I207.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帅帅;;唐诗的基本质性与文学思维视域中的唐诗本体研究[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01期

2 吴相洲;;唐诗研究需要新思维[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4期

3 吴相洲;;唐诗研究需要新思维[J];社会科学文摘;2016年10期

4 王璐琦;;唐诗与茶道[J];青年文学家;2017年17期

5 张子清;;论闻一多的唐诗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7年23期

6 和谈;;指导本科生唐诗研究论文的路径与方法[J];文学教育(中);2014年08期

7 张起;唐诗研究新成果 著作体例新走向——评张天健先生《唐诗答疑录》[J];杜甫研究学刊;2004年04期

8 郑晓霞;论闻一多的诗人气质对其唐诗研究的影响[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9 籍成山;一部当代唐诗研究者的必读书——《中国新时期唐诗研究述评》评介[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10 许总;唐诗研究的世纪回顾[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庆;;论《唐诗品汇》的唐诗观——兼谈唐诗研究的若干问题[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二十辑)[C];2002年

2 张巍;;《张祜诗集校注》(修订本)述评[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四辑)[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西川;唐诗的读法[N];文学报;2018年

2 本报记者 单露娟;访古寻踪漫漫唐诗路[N];台州日报;2017年

3 孙微(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学院);新时期的新著[N];人民政协报;2001年

4 韩宁;唐诗研究之有益范式[N];中华读书报;2004年

5 晓晗;一部唐诗研究百科全书[N];中国教育报;2001年

6 管士光;唐诗研究的新收获[N];中国文化报;2001年

7 徐涛;《全唐五代诗》将激发唐诗研究的新热潮[N];中华读书报;2015年

8 陈尚君;陶敏:一生心力献给唐诗研究[N];中华读书报;2013年

9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夜雨;3月,,读诗的季节[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8年

10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葛晓音;几日浮生哭故人[N];文汇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红;元代唐诗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2 孙春青;明代唐诗学[D];南开大学;2005年

3 钟祥;论南唐诗[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红丽;宋人唐诗观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海滨;唐诗与西域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高超;宇文所安唐诗研究及其诗学思想的建构[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能知;《红楼梦》场景与唐诗渊源论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8年

2 俞婷婷;唐诗引《论语》典故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7年

3 李晓彤;唐诗苔藓意象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7年

4 何宇佳;从目的论角度看许渊冲的唐诗诗名翻译[D];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

5 王明菲;唐诗中“X+名”结构的语义研究[D];天津大学;2016年

6 尹青青;异域之眼[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7 尤丽洵;论闻一多的唐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蔡彦;宇文所安唐诗研究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9 陈淑娅;宋人论唐诗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10 杨洁;唐诗鹿意象探微[D];湘潭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320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6320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2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