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阮籍诗歌意象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9 08:04
【摘要】:魏晋时期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文人在文学创作中对于自我内心世界的关注达到了一个高峰。阮籍作为正始时期的代表诗人,他的诗歌创作不仅体现了正始时期独特的政治环境在文人心灵留下的深刻烙印,更以其独有的抒情方式体现了他在痛苦中对自我与社会的深刻反思。西晋以至当代,阮籍诗歌研究一直都是学界的热点,而且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本文力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阮籍诗歌意象的具体分析、阮籍诗歌意象在诗歌中的具体作用、阮籍诗歌意象的审美意义等方面对阮籍诗歌意象研究做出更加系统和深入的挖掘。本文通过对前人研究阮籍诗歌成果的梳理,借鉴前人从社会与历史的角度对阮籍诗歌所进行的研究进一步从文本细读和意象研究的视角,对阮籍诗歌进行系统深入研究。文章正文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系统梳理阮籍诗歌中运用到的意象,包括鸟意象、日意象、人物意象、路意象、植物意象。阮籍诗歌中用到的意象不仅数量庞大、种类丰富,而且阮籍在运用诗歌意象时有其独到的方法,比如对立、反复等。细致分析阮籍的诗歌意象会发现其对于诗歌的影响是巨大的,阮籍也通过把意象进行不同排列组合委婉含蓄的表达了自己的情感。第二部分研究了阮籍诗歌意象对于其诗歌的作用。大部分研究者都以历史角度为切入点,认为阮籍诗歌的意象是为其抒发诗歌感情服务的,站在这样的角度上分析阮籍诗歌就会容易造成过度分析的结果。笔者在这一部分认为阮籍诗歌的意象不仅仅是抒发其现实之情,更是为了表达其理想之志,即理想的现实社会和理想的精神世界。阮籍因为身处乱世而不能自保,所以把报国之志隐藏,选择了寄情山水,狂放不羁。但是通过其诗歌尤其是诗歌意象可以看出阮籍对于清明的、仁爱的政治世界的追求,也能看出阮籍在对现实失望后,所想要追求的澄净的精神世界。第三部分研究了阮籍诗歌意象的文学和美学意义。因为阮籍诗歌有物可言,展现了阮籍强烈的生命意识,抒发了阮籍对于现实和精神的追求,所以其诗歌自晋以来就被评价为上品。就阮籍诗歌在文学发展史的地位来看,阮籍对于五言诗体制的确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影响了以后的陶渊明、李白等人。
【学位授予单位】:伊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I207.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玲玲;;诗歌意象研究综述[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12期

2 张元媛;陆一;;人在诗意课堂中——《乡愁》教学设计[J];江苏教育;2017年59期

3 阮殷茜;陈成龙;;诗歌意象的表现形式及其艺术性刍议[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8年05期

4 俞秀玲;;感知诗歌意象 提高审美能力[J];中学语文教学;2006年02期

5 郭毅;诗歌意象鉴赏探微[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1年11期

6 夏玲玲;;论现代汉语诗歌意象语言的前景化分布[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6年06期

7 贺孝恩;;论释皎然的诗歌意象观念[J];红河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8 沈闪;;论废名诗歌意象的陌生化[J];名作欣赏;2017年17期

9 李卫丽;;中国诗歌意象赏析及翻译研究[J];语文建设;2016年26期

10 褚乔;;一朵乌云的故事——献给“五朵白云”[J];好家长;201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晓;;辛笛诗歌意象的内在含量及组合方式——辛笛诗歌意象艺术谈之二[A];看一支芦苇——辛笛诗歌研究文集[C];2012年

2 陈本益;;西南亚诗歌意象的审美特性及文化根源比较[A];东方丛刊(2001年第2辑 总第三十六辑)[C];2001年

3 刘岩;;中西诗歌意象比较研究[A];东方丛刊(2004年第4辑 总第五十辑)[C];2004年

4 高春燕;;陶渊明诗歌意象的文学本原观探源[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唐春艳;;架构隐喻与少数民族诗歌意象翻译——以?青春的瀑布?为例[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17年年会暨“一带一路”视域下少数民族文化外宣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6 吴晓;;辛笛诗歌的意象系列及其外在美感——辛笛诗歌意象艺术谈之一[A];看一支芦苇——辛笛诗歌研究文集[C];2012年

7 徐美恒;;论郑敏诗歌意象的天人合一境界[A];郑敏诗歌研究论集[C];2011年

8 杨素萍;;巧用诗歌意象,体会诗人感情[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8(二)[C];2018年

9 沈健;;西塞娜:一个诗歌意象的精神分析——沈泽宜诗歌解读[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张立群;;“镜中叙述”——阿毛论[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阿毛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杜浩;从文豪笔下的“雾霾”读出什么[N];检察日报;2017年

2 郑伯农;精心创造诗歌意象[N];文艺报;2003年

3 会宁县第四中学 孙惠霞;诗歌意象解析[N];甘肃日报;2009年

4 河南省宜阳县实验高中 姬旺春;浅谈古典诗歌意象和意境的鉴赏[N];学知报;2010年

5 花盛;阿信诗歌印象[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6年

6 梦扬;好的诗歌是有生命力的[N];中国美术报;2016年

7 易逐非;甘南草原:常使男儿泪满襟[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6年

8 张绍九;黑暗与光明交织的记忆[N];文艺报;2007年

9 赵昌平;花之灵·王小慧诗性摄影[N];中华读书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泽龙;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刘芳;诗歌意象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继虹;阮籍诗歌意象研究[D];伊犁师范大学;2019年

2 韩语;鲍勃·迪伦诗歌意象研究[D];伊犁师范大学;2019年

3 向燕平;初高中古典诗歌意象的衔接教学研究[D];湖北大学;2016年

4 顾佳页;论艾略特诗歌意象的二重性[D];陕西理工大学;2018年

5 李卉卉;人教版初中语文诗歌意象教学[D];闽南师范大学;2017年

6 周轩宇;从概念整合看诗歌意象的翻译[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6年

7 苏东泽;郑板桥诗歌意象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8 行丽丽;温庭筠诗歌意象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9 秦虹;曾卓诗歌意象略论[D];西南大学;2007年

10 卜庆安;屈大均诗歌意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6866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6866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1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