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中国现当代家族小说与心理学

发布时间:2020-05-31 01:57
【摘要】:中国现当代家族小说是以“家族”和“性”为母题,以家族的“有序——无序——衰败”为主流叙事模式,以书写血缘关系下两代人以上的家族生活为内容的具有广泛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的小说。论文即是以中国现当代家族小说这一小说门类和心理学的相关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比较研究、作品细读和综合分析等方法,从跨学科的研究视野,结合叙事学、社会学等领域对家族小说的整体和内部的人物进行心理学上的分析,以揭示中国现当代家族小说与某些心理学规律之间的相通之处,深化家族小说与心理学之间的相互联系,为现当代家族小说的阐释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正文包括绪论、主体和结语三部分。其中,主体共分三章。绪论旨在阐述论文的研究意义,并对论文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文献分析。第一章总论,论述现当代家族小说与心理学的显在关联。本章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从小说文体与心理学的关系出发,对现当代家族小说的内容的本质进行分析,认为其在宏观的社会历史和家族背景之下,本质上描写的是一个历史与文化的问题,是一个家族里的人的观念和心理的演变问题,并与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二是立足于现当代家族小说的“人本位”观念,认为小说在对人的描述上与人本主义心理学对人的自我发展、存在意义、自我选择、健康人格和自我实现等方面的阐述相通,具有深刻的一致性。三是对家族小说所展现的家族范围内人与家族的矛盾对立和心理冲突进行分析,认为其与精神分析心理学在人的意识和潜意识、性本能和性压抑、自我主体和病态人格等方面的分析上具有显在的关联。第二章细分,论述现当代家族小说在叙事学上所呈现的小说人物在心理学上的焦虑状态。本章主要从家族小说的“家族”、“性”母题和叙事模式入手,从原生家庭的角度来对家族体系中的人物进行分析,并认为家族的多权威、他者压抑和等级观念等加深了其中的人物的成长焦虑;对家族的两性观念和广义的性观念进行分析,认为家族在婚姻、性爱、性行为等观念上压抑了人物的两性诉求,并以压抑人的爱的欲望和能力的方式,使人物身受分离焦虑之苦而难以摆脱;对家族“有序——无序——衰败”的主流叙事模式进行分析,认为其中暗含了人的“实践、认识、检验和再认识”的心理学认知模式,并认为人物焦虑心理的背后是整个文化模式借由家族这一体系而对人进行的压抑,是一种深层次上的文化心理焦虑。第三章人物专论,论述现当代家族小说典型人物类型的独特心理范式。本章分为三节,一是对男性祖辈角色进行意识与无意识的分析,认为祖辈虽然是家长制压迫者的典型,以其权威和陈旧的思想观念压抑了人性,但在心理上,他们的某些观念却是受时代、文化等的影响而无意识和不自觉的。二是对男性子孙辈角色进行创发性与逃避性心理的分析,认为乐观勇敢的出走者形象是一种“创发性”心理,而典型的长子形象和浪子形象,则是“逃避自由”心理的不同代表,一种以牺牲自由的形式来逃避自我发展,一种以追逐金钱、权力等外物的形式来逃避现实。三是对现当代家族小说的女性心理进行实现性和消解性的分析,认为部分知识女性以娜拉出走式的心理来自我实现,而典型的亲情型女性、强势女性和自我毁灭的女性,则分别借由对自我的否定和贬低、成为家族权力的一部分与自我毁灭性命的方式来进行焦虑的缓解,成为消解自我的心理典型。结语在简单总结的基础上对现当代家族小说的未来进行展望,以期对研究和写作者有所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I207.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欣;;论90年代家族小说中女性意识的寻找与建构[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年09期

2 周琳;高侠;;林语堂家族小说研究回顾与展望[J];名作欣赏;2019年18期

3 王萌;;女性网络家族小说的叙事策略[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8年04期

4 邓玉琢;;一曲传统文化的挽歌——浅论叶广芩的家族小说[J];文教资料;2016年35期

5 李玉臣;中国家族小说的发生[J];语文学刊;1999年01期

6 丁琪;;乱世中的爱情悲歌——论林希家族小说的文化隐喻[J];当代作家评论;2016年02期

7 彭娟;;明清家族小说中阴盛阳衰现象研究[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3期

8 丁琪;;新家族小说与儒家文化认同——以林希小说为中心的考察[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3期

9 林娜;;浅谈叶广芩“家族小说”系列中的民族意识[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10 王晓梅;;福克纳对中国当代家族小说叙事艺术的影响[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5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祝亚峰;;当代家族小说的叙事与性别[A];东方丛刊(2008年第1辑 总第六十三辑)[C];2008年

2 钟璐宇;;论《白鹿原》中的女性形象[A];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二)[C];201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贺绍俊;浓缩版的家族小说[N];文艺报;2018年

2 张苏宁;以书写完善对古城的眷恋[N];文学报;2017年

3 马相武;多重阴影下的因缘[N];检察日报;2000年

4 深圳报业集团驻京记者 陆云红;创新才能走出家族小说的“大院”[N];深圳特区报;2006年

5 ;移民家族小说意外获胜[N];中国妇女报;2004年

6 孟繁华;家族制度的衰败史[N];中华读书报;2004年

7 ;弘扬家国情怀,延续人文血脉[N];文学报;2019年

8 莹莹;痛也温暖[N];中国邮政报;2006年

9 ;在历史时空中展现乡土社会的原生态[N];文艺报;2010年

10 雷达;当今文学审美趋向辨析(下)[N];光明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楚爱华;从明清到现代家族小说流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2 吕君芳;现代性视域下1990年代以来中国家族小说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3 崔英姬;中韩家族小说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亮;中国现当代家族小说与心理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9年

2 侯越琪;现代与传统的双重反思[D];沈阳师范大学;2019年

3 花廷婷;浅谈家族小说核心理念的传达[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8年

4 刘丽平;张翎家族小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年

5 程亚兰;论新世纪长篇家族小说的历史书写[D];兰州大学;2017年

6 卓秀娜;庸常与救赎:论中国当代家族小说的时间问题[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7年

7 马雪英;90年代以来女性家族小说叙述声音研究[D];温州大学;2014年

8 布和达来;高尔斯华绥“家族小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9 白玉;传统儒、道、法文化对叶广芩家族小说创作的影响[D];延安大学;2013年

10 罗雯;新时期女性家族小说中的空间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890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6890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4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