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借鉴与整合:周作人与霭理士

发布时间:2020-06-12 17:40
【摘要】:周作人自述“所读书中,于他最有影响的是英国蔼理思(即霭理士)的著作”。前人关于霭理士对周作人的影响已有一些论述,笔者在此基础上拟全面梳理和深入探讨周作人与霭理士的关系。周作人在三个方面与霭理士关联极大,具体如下。首先,周作人对霭理士“自然”性学思想的接受。在1923年周作人对霭理士的性学思想进行了大量的介绍,霭理士“自然”性学思想的基本内涵是反伪道德。周作人从三个方面借鉴了霭理士的“自然”性学思想:第一,提倡健康的两性关系,尤其关注女性的解放;第二,肯定性的正当地位,以扩大文学的表现范围,提高文学的表现强度;第三,不信任“群众之大多数”。与霭理士不同的是,在“自然”性学思想的哲学根基上,周作人的表述与霭理士发生了极大的偏离。通过对概念的考辨,发现周作人对霭理士“自然”性学思想的表达根基于晚明以来思想家的论述。其次,周作人“生活之艺术”观点的生成。“生活之艺术”观点是周作人中后期对生活与艺术的一种思考与追求。日本学者伊藤德也概括地描述出了“生活之艺术”观点的四个特征,不过伊藤氏并未具体论述周氏“生活之艺术”观点的生成。周作人“生活之艺术”观点的生成受三方面的影响,具体如下。第一,霭理士对生活与艺术的论述为其提供了科学根基与艺术特质。第二,1924年之前,周作人对科学与艺术问题做了很多的思考。第三,“生活之艺术”更多的是一种人生观,其突出特征是对过去的追忆,这与周作人同鲁迅的失和以及他在1922-1923年间遭遇的一系列挫败有关。最后,霭理士与周作人作为心理结构的“中庸”。前人对周作人的“中庸”思想已有不少论述,不过论及霭理士对周作人“中庸”思想之影响的文章尚少,并且鲜有人注意到霭理士的世界观对周作人“中庸”观的形成有着最直接与最深刻的影响。周作人的“中庸”又与霭理士有着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周作人介绍霭理士的“中庸”思想,根本用意仍然是进行反封建的思想革命,而霭理士的“中庸”思想原本却是针对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心理症状而生发出来的。第二,霭理士原本主要指涉心理状况的“中庸”思想,在周作人那里具有了政治史与思想史的意味。周作人“中庸”观点的背后,隐匿着一个充满张力的结构,结构内部的均衡与否,随周作人不同时期心态的变化而变化。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I206.6;K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潍娜;;霭理士一生的情爱实验[J];作品;2016年06期

2 鲲西;;桪理士的人文思想[J];读书;1989年Z1期

3 戴潍娜;;霭理士译介史[J];新文学史料;2016年03期

4 戴潍娜;;从“优生学”到“性心理学”——霭理士在东方的现身[J];鲁迅研究月刊;2019年04期

5 金美兰;;“恋爱”与“优生”——20世纪20年代引进中国的西方优生论与“文明论”[J];文学与文化;2017年02期

6 戴潍娜;;无界:霭理士影子下的周作人[J];鲁迅研究月刊;2016年02期

7 ;视点[J];作品;2016年06期

8 雷抒雁;;青春梦幻莫当真(连载八)[J];诗歌月刊;2011年06期

9 张艳;;关于大学生性修养的调查分析[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S2期

10 金迎春;;一本让人心生崇敬的书——读霭理士《性心理学》[J];湖南教育(B版);2016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燕平;杨志红;;性权视角下的性心理咨询:方法与取向[A];性与性别研究(第2辑)——性别的触角[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戴潍娜;自由地选择传统 自由地选择仇敌[N];文艺报;2018年

2 吕文浩 何慧敏;文明的火种[N];北京日报;2005年

3 湖南省东安县人民法院 陈雅凌;“门当户对”的现代推演[N];人民法院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魏创世;借鉴与整合:周作人与霭理士[D];山东师范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7098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7098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e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