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尔雅》郭璞注引《诗》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2 18:46
【摘要】:《尔雅》一书,最早出现在《汉书·艺文志》中,义为“雅言”。《尔雅》汇总且解释了先秦古籍中的许多古词古义,对阅读研究古代典籍和识别名物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成为儒生们读经、通经的重要工具书,甚至列于经部。后世的学者犍为文学舍人、刘歆、樊光、李巡、孙炎等都为其作过注,可惜后来都亡佚不存了。郭璞在前人的基础之上,又为之作注,其注内容详实,援引丰富,对后世《尔雅》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本文便以《尔雅》郭璞注引《诗》为研究对象,对其所引之《诗》进行系统的研究,从而分析郭璞引《诗》的特点,并评价郭注引《诗》的价值与不足,以期对《尔雅》研究与魏晋时期《诗经》研究略尽绵薄之力。论文正文分为三个部分:一、论述郭璞生平著作和引《诗》背景、概念、概况。介绍郭璞的生平事迹与著作,阐释引《诗》的背景,界定郭注引《诗》的概念,概括郭注引《诗》的情况,把郭璞放在当时的环境中,尽量做到知人论世。二、总结《尔雅》郭璞注引《诗》特点。通过比较郭注与《诗三家义集疏》和《毛诗传笺通释》,笔者发现郭注引《诗》的四个特点:直引《诗》或见于《诗》,详略有序;引《诗》集中于《释诂》、《释言》和《释训》;除了《毛传》、《郑笺》之外还引用不少三家《诗》;在《毛诗》、《郑笺》与三家《诗》之外,提出自己对《诗》训诂和释义的见解。三、最后是对郭注的评价,包括郭注的价值与不足。价值体现在保存了古代文献,尤其是三家《诗》文献;完善对《毛传》的理解;窥视郭璞《诗经》学观念等方面。但是郭注引《诗》也有不足之处,即部分注释没有标明引用来源,《诗》有释义但郭注“未详”、“未闻”,甚至郭注引《诗》还有错误的注释等。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I207.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蕴;;21世纪以来《尔雅》研究综述[J];现代语文;2019年02期

2 张雨;;20世纪《尔雅》校勘研究[J];汉字文化;2018年16期

3 郭星宏;;《尔雅》研究文献综述[J];语文学刊;2014年24期

4 左民安;;我国第一部词典《尔雅》[J];语文学习;1980年10期

5 李艳霞;;宝典《尔雅》皆智慧[J];思维与智慧;2016年11期

6 黄卓明;;朝鲜时代《尔雅》文献调查研究[J];殷都学刊;2016年03期

7 王欢欢;;如何从书中看古人的真实生活[J];意林文汇;2016年16期

8 黄书桓;良清芳;;凤凰意象[J];家居主张;2017年02期

9 李翔;;“年味儿”去哪儿了[J];新天地;2017年01期

10 ;甲骨文·猜想[J];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201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鸿君;;《尔雅》病症名词考释(二)[A];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分会成立30周年暨第二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冬英;;《尔雅》标点二则[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3 林寒生;;《尔雅》与古代汉族文化[A];福建省语言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王育林;李乐啸;尤海燕;;关于《尔雅》所载本草数目的研究[A];全国第十八次医古文研究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邹兰;胡兆生;夏树庆;;关于小康文化建设的思考[A];山东群众文化学会获奖论文集[C];2003年

6 郭澄;魏道智;刘皋林;张纯;郑汉臣;;蝼蛄的本草考证与资源分布[A];全国第5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杨艺;;绢封阳羡月 闲情手自煎——文徵明与茶[A];大匠之门 9[C];2015年

8 文传良;何义刚;文凯;;中国古代相犬小史[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小动物医学分册)[C];2003年

9 林海鹰;;《太平御览》引《释名·释饮食》考[A];天津师范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学术论文集(中国古典文献学丛刊第四卷)[C];2005年

10 曾启雄;林雪栶;;汉字字书中的色彩文字[A];传统色彩与现代应用——海峡两岸传统色彩与现代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秦淑华 杜清雨;怎样读《尔雅》[N];中华读书报;2017年

2 黄金贵;解开《尔雅》性质之谜[N];光明日报;2013年

3 黄金贵 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尔雅》是一部同义词典[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4 李亚明;《尔雅》在中国语言学史上的坐标[N];社会科学报;2001年

5 孙伟;人莫不饮食 鲜能知味也[N];学习时报;2003年

6 天津中医药大学 罗根海;古医籍中的(辨)名与(辨)物(之六)[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7 安徽建筑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李文蕾;“馆刊”“馆报”如何为阅读推广添力[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4年

8 范曾;走进国学[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9 周文兴;深耕经典 礼敬先贤[N];文汇报;2018年

10 西南大学教授 韩云波;吸传统之精华 续研究之新篇[N];中国教育报;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建莉;《尔雅》同义词考论[D];浙江大学;2005年

2 李冬英;《尔雅》普通语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彭喜双;《尔雅》文献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4 郝立新;《尔雅》同源词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5 江远胜;《说文解字注》引雅学文献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6 赵鸿君;“五经”、《尔雅》与《黄帝内经》病症名词的比较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迟宏美;《尔雅》郭璞注引《诗》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年

2 周华;日本汉籍深河龙本《尔雅》文字特点研究[D];山西大学;2018年

3 董娇娇;《尔雅》地理类词语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年

4 郭云;《说文通训定声》引《尔雅》文献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年

5 景德;关于《类聚名义抄》和《倭名类聚抄》所引《尔雅》[D];东北师范大学;2017年

6 肖云;清代《尔雅》补注四种研究[D];湖北大学;2017年

7 杨一波;《尔雅》成书考[D];曲阜师范大学;2014年

8 王璐;20世纪《尔雅》文献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9 张小柯;关于《倭名类聚抄》所引《尔雅》[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杜占青;《新撰字镜》中摘自《尔雅》的文字研究[D];天津外国语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7099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7099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3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