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论沈从文物质文化史研究的抒情特质

发布时间:2020-06-15 21:10
【摘要】:沈从文在其后半生转向物质文化史研究。他在这一领域笔耕不辍,留下了丰富的论著。沈从文在这一研究领域的观物方式、对象选择、书写的方法以及寄托在诸篇章中的文化理想,接续了前半生的思想,带有抒情特质。在物质文化史领域,沈从文在研究对象选择、观物方式方面,延续了对情感的关注与重视。沈从文曾写下《抽象的抒情》一文,这篇文章可以作为追溯其抒情写作的重要文本。在“抽象的抒情”这一观念下,沈从文对“物”作“有情”的观看,“有情”的历史观念是沈从文思考“抽象的抒情”之源头。有论者将沈从文的文学创作与物质文化史研究纳入“抒情传统”的理论体系中,这一批评角度其来有自,不过依然与沈从文自身提出的“抽象的抒情”与对“有情”与“事功”关系的思考密不可分。沈从文转向物质文化史研究,可以看作是将“有情的长处与事功的好处”相结合所作的努力。在“抽象的抒情”观念之下,沈从文对“物”作有情的观看,虽然沈从文自身试图将其物质文化史之物纳入主流的唯物史观的意识形态这种,但二者之间并非完全能画上等号,“有情”之“物”与唯物史观之“物”二者存在差异。沈从文不仅从对“物”的研究中发现了制作者的辛劳与巧智,发现了物的美感,而且还通过对物的研究,发现了历史的相对真实。因此,在“抽象的抒情”的观念下,沈从文通过对“物”作“有情”的观照与书写,通向了“人”的世界、“美”的世界以及“真”的世界。沈从文将“物”看作是“抽象的抒情”之载体,他不仅通过“有情”的关注,发现“物”背后生命情感与心智的凝结,而且在他作“移情”关注时,对“物”作理性地综合比较分析。通过他的研究著述,不仅可以发现“物”的生命力,也可以循此体悟到沈从文的思维轨迹。将沈从文所用的“图文互证”法与综合比较分析方法放入“抒情特质”的论述中,是因为沈从文的这种辩证、理性的研究方法与他“抽象的抒情”论述是一以贯之的关系。沈从文运用以“文”见“物”、文图互证的研究方法,选择这种研究方法有其内在原因。首先,沈从文对文字作为表达媒介的局限方面,以及对文字作为记载历史的载体的遮蔽作用的认识,与他采取“图文互证”的研究方法相互关联。其次,沈从文运用的“三重证据法”可以说是对二重证据法的继承和发展。沈从文在具体研究过程中,不仅发现了文献与图像的重要性,也发现了二者各自的局限性,因此,他主张采用结合文献、实物、图像的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作综合比较分析,得到相对客观的研究结果。再次,这种研究方法的选择,与沈从文重视的“综合感知能力”和与其相关的综合分析的治学态度相关联,这与中国传统的不受现代学科体制限制的治学方法有相通处,这种治学态度影响到沈从文在物质文化史研究中的书写体例。正是通过综合分析,运用联想、记忆等方法,沈从文延续“有情”的书写,使得笔下的纹案、器物变得生动可感、充满生命力。沈从文曾思索真正的历史是什么,他发现,文字具有连接历史沟通人我的作用,不过在文字记载之外,还有一部“无名的历史”——不被记载的无言的自然、若干年代若干人类的哀乐。沈从文在其物质文化史研究中延续了文学创作时对民间的深情凝眸,他对器物制作者的关注、对无名款的民间工艺品的注目、通过“图像”探索工艺美术与传统绘画的联系,可以说是对民间的重新发现。首先,沈从文对“物”的发现,实发现了一部“无名”的历史。通过对“抽象的抒情”的文学、艺术形式中情感、生命力的强调,沈从文打破了传统的“物”的“区分”、等级关系。其次,表现在具体的研究方面,沈从文通过对“图像”的发现与研究,通向了“民间”。沈从文因此能看到文人画与工艺美术之间的相互关联性。他的研究方法对古典文学研究、历史研究、美术设计、表演艺术以及实验考古学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再次,沈从文在物质文化史书写中寄托了文化理想,继续为国家、人类的远景而凝眸。
【学位授予单位】:吉首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206;K20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彦;;“物恋”与“写作”——再论沈从文的物质文化研究[J];文学评论;2015年04期

2 李军;;沈从文的图像转向:一项跨媒介的视觉文化研究[J];华文文学;2014年03期

3 刘中玉;;形象史学:文化史研究的新方向[J];河北学刊;2014年01期

4 张鑫;李建平;;近三十年来沈从文物质文化史研究述评——纪念沈从文先生诞辰110周年[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5 解志熙;;爱欲抒写的“诗与真”——沈从文现代时期的文学行为叙论(下)[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年12期

6 赵宪章;;语图传播的可名与可悦——文学与图像关系新论[J];文艺研究;2012年11期

7 李锐;;“二重证据法”的界定及规则探析[J];历史研究;2012年04期

8 张新颖;;“联接历史沟通人我”而长久活在历史中——门外谈沈从文的杂文物研究[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年06期

9 毕德广;;以“物”见“文”——沈从文文物研究的成就和旨趣初探[J];齐鲁学刊;2011年03期

10 赵宪章;;文学和图像关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江海学刊;2010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刘中玉;;沈从文与形象史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赵连赏;;沈从文的文物历程[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任;沈从文与美术考古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2 毕德广;以“物”见“文”:沈从文文物研究的成就和意义[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150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7150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8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