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想象与建构:叶广芩小说的满族书写

发布时间:2017-03-28 06:05

  本文关键词:想象与建构:叶广芩小说的满族书写,,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当代文坛,叶广芩是少数民族文学领域里一位具有代表性的满族女性作家。她写作风格多元、文笔深邃、大气温婉。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民族题材文学趋暖的环境下,叶广芩开始了满族题材的文学写作。作为历史上曾煊赫一时、最后又分解离析的民族,满族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自身民族命运的大起大落。曾经以雄强英武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继而又湮没于历史地表的满族人,在沉沦于历史的地平线之后,长期处于心灵无所归依的漂泊状态。叶广芩试图重新寻回失落满族人的精神故园。在叶广芩的作品中,她将文学与现实的关系处理的非常深刻。她在对本民族的文学题材进行书写的同时,在回望中融合反思,在反思中兼具考察,在坚守着自身民族认同的大纛之下将族性诉说娓娓道来。本文透过叶广芩的满族题材作品,以满族书写背后的文化理解方式为切入点,探寻她的民族文化追寻和面对现代性来袭时的反思与转变。本文力求剖析潜隐于作品背后的叶广芩的民族心理、文化追求,诠释她在少数民族文学写作中的价值,以及她对当代文学史的贡献。本文的主体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结合叶广芩的满族身份进行阐述,指出叶广芩是在相对宽松的时代话语语境下完成的自身认同,她重新解读了被岁月尘封的满族历史。通过自身的经历和体验,她的小说重现了具有满族风情的社会图景,塑造出别具时代印记和民族性格特质的人物形象。通过对叶广芩笔下满族图景的描绘,本文以期引领读者透过韶华的尘埃感受历史文化,与历史进行深层次的对话,在追忆与审思中反观当下现实。第二章结合叙事学理论,从叙事的角度对叶广芩的作品进行文本分析。在叙事视角上,叶广芩采取零聚焦、内聚焦、外聚焦的多重聚焦方式,从不同角度展现文本风貌。在叙事模式上,叶广芩采取时间与空间交错叙事的方式,在时空穿梭中进行文本解读。在叙事话语方面,叶广芩的语言或者纯粹或者细腻,悲怆而又温婉。以叙事视角、时间和空间叙事以及叙事话语的运用为切入点,对叶广芩的满族题材小说进行详细的剖析,揭示她是如何完成文化认同并展现满族性格的,挖掘叶广芩小说中想象共同体背后独具的支持心灵的文化内涵。第三章对叶广芩满族书写的意义与价值进行诠释。这一部分从写作风格、题材与内容等方面入手,将叶广芩与同样善于写满族题材的作家,如老舍进行对比。在对比中传承文化的精髓,透视出叶广芩与众不同的文风和诗意的批判。在文化继承中超越,彰显叶广芩文学的独特价值。本文认为她的作品中饱含对过往民族历史记忆的深情回眸,为民族文学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书写空间。她无愧为满族书写的当代歌哭者。
【关键词】:叶广芩 少数民族文学 满族书写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4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4
  • 一、选题的意义与价值8-10
  • 二、研究现状综述10-12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与重点、难点12-14
  • 第一章 身份宿命与满族记忆的看护14-23
  • 一、当代出场:作家个体身份的重拾14-17
  • 二、深情回望:远去民族的追忆17-23
  • 第二章 叶广芩满族书写的文本建构23-37
  • 一、叙事视角:多重聚焦23-28
  • 二、叙事模式:时间与空间交错28-32
  • 三、叙事话语:纯粹抑或细腻32-37
  • 第三章 叶广芩满族书写的价值诠释37-45
  • 一、对民族文化的承继与超越37-41
  • 二、满族书写史中的歌哭者41-45
  • 结语45-46
  • 参考文献46-48
  • 后记48-49
  • 个人简历49-50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秀英;;论叶广芩写作的文化性[J];小说评论;2009年S1期

2 小雨;叶广芩:从社会底层走出来的“贵族作家”[J];小说评论;1998年04期

3 鲁源;;情系青木川的叶广芩[J];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08年12期

4 邢小利;;文人情怀 史家眼光——叶广芩论[J];中国作家;2010年09期

5 石林;贾连友;路汉旭;刘大可;;叶广芩行走南郑[J];新西部;2012年12期

6 郎伟;一份庄严的文学证词——读叶广芩小说《雾》[J];朔方;2003年04期

7 沙嫒;;醉的悖论——叶广芩《醉也无聊》的独特话语[J];写作;2000年07期

8 龙云;过去的故事:叶广芩家族系列小说[J];小说评论;2001年05期

9 孔刘辉,何丽;叶广芩近期创作的生态意识[J];宜宾学院学报;2005年08期

10 唐克龙;;动物的“高贵与庄严”:论叶广芩的动物叙事[J];民族文学研究;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邹小凡;;访著名编剧叶广芩:重述北京流散的记忆[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1年第2期(总第201期)[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喻静;叶广芩:西部的作家和县官[N];中国艺术报;2001年

2 鲁源;震中对话叶广芩[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3 张颐雯;叶广芩:在历史与现实之间[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4 宋庄;叶广芩:挂职是创作最好的养分[N];工人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舒晋瑜;叶广芩:人生凄凉,但我注入了温情[N];中华读书报;2012年

6 ;谁翻乐府凄凉曲[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刘一丁;叶广芩:势衷于写动物的作家[N];浙江日报;2005年

8 记者 舒晋瑜;作家叶广芩基层挂职10年完成漂亮转身[N];中华读书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任晶晶;挂职老县城 书写新时代[N];文艺报;2005年

10 王虹艳;叶广芩《大登殿》[N];文艺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欣蔓;论叶广芩日本题材小说[D];山东大学;2009年

2 白宪华;霍达《穆斯林的葬礼》与叶广芩《采桑子》的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3 伍双;媒介转换中的青木川叙事[D];陕西理工学院;2016年

4 孟琳;想象与建构:叶广芩小说的满族书写[D];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

5 曲圣琪;根植于传统文化沃土的精神家园——叶广芩小说创作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芦婷婷;叶广芩作品中的传统文化思维[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王小慧;论叶广芩小说的文化意蕴[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8 马佳;论叶广芩小说中的悲剧意蕴[D];辽宁大学;2012年

9 王娟;叶广芩小说中人性表现及思考[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10 袁素敏;论叶广芩小说创作中的双重民族认同[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想象与建构:叶广芩小说的满族书写,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17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717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2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