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同堂》人物的亡国奴心态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I207.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童敏;李永东;;街道的日常与政治:《四世同堂》中的节日与“反节日”书写[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04期
2 韩赫明;;场域视角下的《四世同堂》翻译研究[J];海外英语;2018年01期
3 吴泓;;《四世同堂》专题学习的设计与实施[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8年01期
4 ;微记录[J];档案春秋;2016年12期
5 范亦豪;;《四世同堂》——老舍的“神曲”[J];博览群书;2017年02期
6 曹志钢;;《四世同堂》[J];戏剧文学;2017年04期
7 吴静;;试析《四世同堂》的幽默语言[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17年02期
8 林培源;;从“世俗风物”到“死亡意识”——重读老舍《四世同堂》的叙事时空及“现实主义”问题[J];中国图书评论;2017年11期
9 欧阳群英;;老舍《四世同堂》的雅俗共赏[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04期
10 王智杰;;老舍《四世同堂》的“杂语”特色[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子燕;;老舍《四世同堂》中老派市民形象浅析[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论文精选(上卷一)[C];2004年
2 山口 守;;浦爱德与义和团事件——两个国家,两个文化[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化解危机的文化之道——东方智慧”中文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3 谢立科;;菊花茶护眼[A];2009年全国中医药科普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深圳商报记者 聂灿;《四世同堂》“消失”的16章终于“找”回来了[N];深圳商报;2017年
2 谢昭新;《四世同堂》战争事件的时间叙事[N];中华读书报;2017年
3 毕冰宾;关于《四世同堂》回译的回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
4 周绚隆;关于《四世同堂》的英译与回译[N];中华读书报;2017年
5 谢昭新;《四世同堂》消失的手稿讲了什么[N];解放日报;2017年
6 张君成;更接近巨著原貌[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7年
7 本报记者 颜维琦 曹继军;《四世同堂》在美佚失原稿找齐[N];光明日报;2016年
8 王子墨;迎接《四世同堂》“归来”[N];光明日报;2016年
9 本报记者 吴国红 申晓佳 实习生 李海岚;《四世同堂》:一部抗战巨著的重庆情缘[N];重庆日报;2014年
10 汪融;话剧《四世同堂》澳门演出反响强烈[N];中国文化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朱斌;现代汉语“是”字句然否类型联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朴希亘(Park,Hee Sun);《四世同堂》改编研究[D];北京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淑贤;《四世同堂》人物的亡国奴心态研究[D];河北大学;2019年
2 高娜;话剧《四世同堂》台词的语言学研究[D];天津大学;2017年
3 夏怡;论《四世同堂》中的人性书写[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4 王勇慧;《四世同堂》的文学叙事[D];河北大学;2011年
5 姜素琼;《四世同堂》:长篇小说与宏大叙事[D];青岛大学;2013年
6 林小燕;《四世同堂》的女性形象[D];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
7 祁青;从《四世同堂》看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动词差异[D];浙江大学;2009年
8 罗晓春;“打”的意义演变及使用范围考察[D];兰州大学;2007年
9 蒋海花;《四世同堂》的变异修辞研究[D];湖北师范学院;2013年
10 黄省伟;《四世同堂》惯用语研究[D];河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438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743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