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照邻文的接受与经典化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I20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婉静;;感悟对韵之美——《笠翁对韵》读书交流会教学设计[J];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34期
2 孙诗谦;孟宪文;;美术经典化与去经典化两论[J];美术观察;2017年07期
3 黄也平;;辛勤是船 努力是帆——《历史蜕变:从“经典化写作”到“市场化写作”》序言[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05期
4 房伟;;中国网络文学能经典化吗?[J];青年作家;2018年12期
5 谭五昌;;当代新诗经典化问题及新诗教育问题片谈[J];青海湖;2016年11期
6 迟玉婷;;街头一景[J];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2016年03期
7 赵师;;陶渊明形象的经典化过程[J];青年文学家;2017年12期
8 安鲜红;;中国戏曲经典化的方式、路径及其动因[J];南大戏剧论丛;2016年01期
9 李慧君;;媒介与茅盾文学的经典化[J];牡丹;2017年09期
10 唐萌;;论《文心雕龙》的经典化[J];中国文论;2016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博;;经典、经典化与经典的危机[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静;;并非悖论:符号化与经典化的融合[A];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坛第一期、第二期[C];2014年
3 高莹;;闻鸡起舞 慷慨悲歌——论西晋诗人刘琨的经典化历程[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4 盖青;;把经典化成高职学生的日用传习[A];2013年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会年会暨第三届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3年
5 李建武;;《水浒传》第二次与第三次被经典化[A];水浒争鸣(第十三辑)[C];2012年
6 唐小林;;历史·记忆·经典化写作——何大草小说论[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7 刘放;;新诗经典化的过程崎岖而漫长——吴思敬访谈录[A];吴思敬诗学思想研讨会论文集(增补部分)[C];2012年
8 章新强;;经典化:戏曲发展的未来走向[A];中国演员(2010年第1期总第13期)[C];2010年
9 贺嘉钰;;对杨方诗歌的三种解读尝试[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杨方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10 姚志文;;试析新闻作品经典化的可能性[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洪;从阅读经典化趋势说起[N];上海科技报;2018年
2 陕西省宝鸡市范家庄小学 陈朴;高贵的守望[N];文艺报;2018年
3 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康斌;文学访谈的“经典化”意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
4 严辉文;你和创新隔着一个“小程序”[N];浙江日报;2017年
5 ;金铁龙:让经典生活化,生活经典化[N];新华书目报;2017年
6 马力;车培晶《西瓜越狱》: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童话经典化道路[N];文艺报;2017年
7 王文静;先锋写作的本土化和“再经典化”[N];文学报;2017年
8 复旦大学中文系 刘小源;两种视野下的网络文学“经典化”[N];光明日报;2016年
9 柳士同;“经典化”得太匆匆[N];文学报;2014年
10 张立群 辽宁大学文学院;琐议新世纪诗歌经典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骞;宋诗经典及其经典化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2 管晓莉;“经典化写作”向“市场化写作”的“历史蜕变”[D];吉林大学;2013年
3 金鑫;民国大学中文学科讲义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4 蔡颖华;沈从文文学经典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靳小蓉;传统戏曲的经典化与再生产[D];武汉大学;2014年
6 李晓彬;关汉卿剧作的当代舞台传播[D];武汉大学;2010年
7 刘绪才;1920-1937:中学国文教育中的新文学[D];南开大学;2013年
8 黄晓芳;唐前正史史传载文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9 陈大利;《华山碑》与清代碑学[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艳平;卢照邻文的接受与经典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年
2 钟成;阮籍“咏怀诗”在唐前文献中的记述与经典化[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8年
3 徐宁;“以诗存史”与经典化选择[D];陕西师范大学;2018年
4 许海月;从宋明清古文选本看《史记》的文学经典化[D];陕西师范大学;2018年
5 石欣;中国古代女性文学作品经典化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8年
6 陈静芳;本土化与经典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8年
7 周怡君;《伤心咖啡馆之歌》在中国的译介以及经典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8年
8 焦玉;文化记忆理论下孙悟空英雄形象的经典化过程和原因[D];吉林大学;2017年
9 李新慧;张爱玲经典化研究[D];陕西理工学院;2015年
10 魏国迎;文本“经典化”与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建构[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445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744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