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山海经》中的山神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8 08:13
   近年来,对《山海经》中有关山神及祭山仪式等问题的探讨并不多,很多研究也仅是从训诂、宗教、祭祀仪式等角度对文本进行梳理分析,很少探讨文本背后这种系统化、规律化的山岳和山神描写现象的建构来源。本文从山神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山海经》中有关山神描写的内容,探讨文本背后作者是基于何种考量而建构出这样的山神体系。本文前两章从《山海经》中的山神记录出发,分别梳理出了《五藏山经》中的两个山神体系,即“祠礼部分”和“正文部分”,并对其中山神的地理分布、神貌、数量、神格以及神话故事等分别进行了分析归纳。“祠礼部分”的山神主要是从“仪式”的角度对“天下”视野下的山岳进行描述,这些山神形象多是半人半兽,是部落族群动物图腾崇拜的一种表现,但其形象的实质则是一种“祭山之尸”,是人们对山神模样的一种装扮,祈祷神灵降身其上,进行人神交流和祭祀。“祠礼部分”山神的祭祀分别从祭礼、祭法、祭物等角度对各个方向的山神祭祀进行了分析归纳,这些山神包括普通山神和特殊山神,其祭礼不仅有等级高低之分,还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正文部分的山神主要是从“神话”的角度着眼,记录《西山经》和《中山经》两个区域里的山神故事和神话,此处山神多表现为异体合构的形象特征,是先民野性神话思维的体现。其中虽然没有山神祭祀,但它们的神格比较突出,有“帝”神系列山神、山川一体神、征兆载体山神和普通山神四类,相较于“祠礼部分”对山神形象和祭礼平面、单一的叙述来说,正文部分对山神形貌、故事、神话等的静态或者动态的描写叙述显得更加立体、多样。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是本文的重点。主要是结合时空维度和思想维度两个角度对《山海经》中的山神体系内容和形式的建构做一个深入的探究。其中祠礼山神体系主要是从空间广度做出的对天下山岳的一种仪式化建构,而这些仪式化的山神体系实际上是巩固国家政权统治的一种标识和符号,不断确证空间地理的四方标志,规范每一山岳的山神祭祀,其目的就是建立一个国家内部秩序化、规范化的统治区域,并在宗教信仰上通过山神祭祀来强化民众的意识形态。此外,分布在《西山经》和《中山经》区域的一部分山神体系是作者有意识、有目的挑选族群中流传久远和影响深刻的记忆,并对其进行重构和复制,最后在华夏文化中心观和平面铺排叙述结构的影响下形成了以《中山经》为中心向《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和《东山经》四方辐射的山神体系。
【学位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分类号】:I207.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媭f鳾J];宝藏;2017年04期

2 贺诗雯;;浅析《山海经》不同版本间字的异辩[J];参花(下);2017年09期

3 陈文uQ;;论《五藏山经》之“虎”与图腾的关系[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张步天;;薪火相传山海图——张华《山海经·五藏山经图译》评介[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9年04期

5 张华;;绘著《山海经·五藏山经图译》后记[J];图书情报论坛;2008年01期

6 郭郛;;《山海经·五藏山经图译》序[J];图书情报论坛;2008年01期

7 刘红;;试析《五藏山经》关于中国古代金属矿藏知识的价值观[J];文博;2007年05期

8 王乃昂,蔡为民;邹衍的地理学说及与《五藏山经》之关系[J];地理科学;2003年02期

9 陈国生,杨晓霞;《五藏山经》中矿物名称考释及其地理分布研究[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7年04期

10 袁思芳;;试述《山海经》的医药学成就[J];中医药学报;1988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王树连;九鼎见天下[N];中国测绘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宋晓梦;孙见坤:“国学才子”的本科生活[N];光明日报;2012年

3 谓知;我国发现与使用煤的历史[N];中国文物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郭楠楠;《山海经》中的山神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073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8073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2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