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浦起龙《古文眉诠》选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30 11:55
   《古文眉诠》是清人浦起龙选编的一部古文评点选本,全书收录了浦起龙对八百零七篇古文的评语,选文全面广泛,评语独到精切,是清代十分有代表性的古文评点选本之一。然而,这部评点著作一直以来受到的关注十分有限。本论文分为四章对浦起龙的个人经历、《古文眉诠》成书背景、选编特点以及评点特色展开研究。第一章主要介绍浦起龙的个人生平及著述情况。他阅读广泛、学养深厚,然而生活清贫,加之活动范围比较狭窄,一生主要花在讲学与潜心著述两件事情上。浦起龙的著述类型十分丰富,不仅有诗、文、史的相关评点著作,同时还有一部专门的学术论文集与个人文集,体现了浦起龙宽广的知识面。第二章研究浦起龙选评《古文眉诠》的背景。浦起龙同时受到官方“清真雅正”文化政策与明清时期评点传统两方面的影响。他充分汲取前人的评点经验,以包容豁达的态度试图对各种思想主张进行一番融合,最终影响到《古文眉诠》的编选。第三章考察《古文眉诠》一书整体的选文特征。一方面,浦起龙对待各个朝代的不同文体乃至文风,都表现出一种圆融通达的态度。这决定了《古文眉诠》收文广泛,并且不会对某种单一的文体、文风表现出明显的倾向性。然而,另一方面,相对于其他的古文评点作品,《古文眉诠》在选文上则显得更加重视实用文体:实用文体在比例上占有绝对优势;同时,《古文眉诠》在绝大部分选钞中也基本采用以奏议、诏令等正式文体为先的体例。第四章着重分析《古文眉诠》中评点的体例、文法等特色。《古文眉诠》的评点系统主要由夹注、解题、眉批、尾批四个部分共同构成,评语精炼独到,同时对文章行文之法有一定的揭示。其中,浦起龙擅长运用“点眼”的评点方式,利用简短的语句高度概括文章的内容,启发读者思考。浦起龙对古文的理解比较准确。一方面,他认识到古文的妙处主要蕴藏在其“圆美”的结构与内涵之中,并且表现出对这种风格的主动追求。另一方面,他主张文章应当行文自然,反对拘泥于“死法”,认为刻板地遵循文法只会导致文境枯竭。遗憾的是,《古文眉诠》中虽然表现出对自然文风的赞赏态度,但并没有提供使得文章摆脱“死法”的具体方法。
【学位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I206.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浦起龙的生平事迹及其主要著述
    第一节 浦起龙的生平事迹
    第二节 浦起龙主要著述
第二章 《古文眉诠》的编著背景与编选宗旨
    第一节 《古文眉诠》编著背景
        一、“康雍乾”时期的文化政策
        二、古文思潮
    第二节 《古文眉诠》编选宗旨
        一、《古文眉诠》与唐宋派文论
        二、《古文眉诠》与孙擺、储欣的文学评点
        三、浦起龙《古文眉诠》编选宗旨
第三章 《古文眉诠》的编选体例
    第一节 圆融通达的选文观念
        一、博取广收,卷帙浩繁
        二、理念通达,不拘一格
    第二节 实用为主的选文宗旨
        一、“以时为经,以理为纬”的编目次序
        二、编著目的与选文特征
第四章 《古文眉诠》的评点特征
    第一节 《古文眉诠》评点体例
        一、注释与解题
        二、评语内容
    第二节 《古文眉诠》评点文法
        一、《古文眉诠》评点字法、句法
        二、《古文眉诠》评点章法
    第三节 《古文眉诠》评点的特征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兴陆;鲁一同《通甫评杜》琐谈[J];杜甫研究学刊;2003年03期

2 阳建雄;“《石壕吏》,老妇之应役”辨[J];中国文学研究;2005年01期

3 韩长耕;“膜拜”与“南谟”无关[J];人文杂志;1980年03期

4 张月;;论四库馆臣对浦起龙《读杜心解》之评价[J];昆明学院学报;2019年01期

5 陶成涛;;论朱鹤龄、仇兆鳌、浦起龙、杨伦对杜集编年的贡献[J];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03期

6 贺同赏;;读《中国抒情传统的再发现》札记——兼及对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一些浅见[J];德州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7 欧明俊;;“诗从对面飞来”[J];古典文学知识;2009年01期

8 张家壮;;论浦起龙《读杜心解》之缘起、编次及其“心解”法[J];杜甫研究学刊;2011年03期

9 邓绍基;读杜随笔[J];河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6期

10 瞿林东;;史论·论史·论论史——中国史学上“论”之指向的几次变化及其启示意义[J];求是学刊;2016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中学高级语文教师 陈华;书文兼具 笔情绝俗[N];长春日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家壮;明末清初杜诗学述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卢思逸;浦起龙《古文眉诠》选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2 何振茹;浦起龙的文学批评及其创作研究[D];江南大学;2017年

3 程继红;明清《国语》评点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4 那兰兰;杜注四种比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5 张娇玉;陈汉章史学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308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8308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b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