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咏史诗研究
【学位单位】:华东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I207.2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梅尧臣诗歌研究综述
1.诗歌研究
1.1 诗歌题材内容
1.2 诗歌风格特色
1.3 诗歌审美意识
1.4 诗歌比较研究
1.5 诗歌评价研究
1.6 诗歌接受研究
2.梅尧臣咏史诗研究概况
第一章 梅尧臣咏史诗概述
1.1 关于咏史诗
1.2 梅尧臣咏史诗发展历程
1.2.1 萌芽时期
1.2.2 发展时期
1.2.3 成熟时期
第二章 梅尧臣创作咏史诗缘由
2.1 外在因素
2.1.1 外族入侵
2.1.2 诗文革新运动的影响
2.2 生活经历
2.2.1 情感曲折
2.2.2 政治遭遇
第三章 梅尧臣咏史诗内容与风格
3.1 咏史诗内容
3.1.1 关怀国事忧心天下
3.1.2 关注女性抒己之感
3.1.3 以史为诫扣合时代
3.1.4 仰慕前贤追思古人
3.2 咏史诗风格
3.2.1 古朴淡雅
3.2.2 苍劲悲慨
第四章 梅尧臣咏史诗艺术特色
4.1 咏史手法
4.1.1 主观处事见解独到
4.1.2 体式多变契合题意
4.1.3 巧用典故善于罗列
4.1.4 叙议结合重在说理
4.2 人物塑造
4.2.1 遗貌塑人彰显风神
4.2.2 渲染背景凸出人物
第五章 梅尧臣咏史诗的意义
5.1 梅尧臣咏史诗对宋代咏史诗创作的意义
5.2 梅尧臣咏史诗对宋代以后咏史诗创作的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志武;;跨界诗歌:逾越后存在的问题——兼谈消费语境下诗歌的姿态[J];当代作家评论;2018年02期
2 姜诗元;;我和《诗歌报》[J];诗歌月刊;2019年11期
3 徐增才;;诗歌之美,人间百味[J];作文与考试;2018年09期
4 王世虎;;诗歌如镜——简评庄凌诗歌[J];星星;2018年14期
5 师慧博;;论诗歌的空间叙事特征——以《罪恶的黑手》为例[J];北方文学;2016年25期
6 王金黄;;诗意地栖居[J];星星;2017年02期
7 侯萍;;诗话批评视野中的诗歌评价[J];北方文学;2017年14期
8 灵焚;;主持人语[J];星星;2017年17期
9 彭森;;杂论《文心雕龙》中关于诗歌理论的美学问题[J];北方文学;2017年09期
10 紫穗穗;;诗歌,艺术殿堂最高的那扇窗[J];诗歌月刊;2017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大雷;;论张华的诗歌理论[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十八辑)[C];1997年
2 张家钊;;陆时雍的诗歌理论[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十三辑)[C];1988年
3 张文勋;;叶燮的诗歌理论[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三辑)[C];1981年
4 ;以诗为本 全国唯一 诗歌理论刊物《诗探索》简介[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1999.1)[C];1999年
5 霍俊明;;“郑敏诗歌创作与诗歌理论研讨会”召开[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一辑)[C];2004年
6 潘忠荣;;试论方苞与诗[A];第一届全国桐城派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5年
7 卿彦;;刘郎不题糕字辨[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三十八辑)——中国文化的理念、偏好与争论[C];2014年
8 古远清;;五六十年代的台湾新诗理论批评[A];2005海峡两岸台湾文学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周晓风;;用心理学的方法追踪诗的精灵——读《心理诗学》[A];诗坛的引渡者——吴思敬诗学研究论集[C];2012年
10 刘锋杰;;七月诗派的诗歌理论[A];东方丛刊(1997年第1、2辑 总第十九、二十辑)[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主持人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全国公安文联理事 苏雨景 整理 武_
本文编号:28309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830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