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民间故事的动漫化传承与传播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02 07:51
   民间故事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资源丰富、历史悠久,蕴含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元素,如人物的造型特色、民族服饰元素,是中华人民几千多年来传承下来的文化宝典。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变革与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注重便捷化、娱乐化、个性化,民间故事以其口传心授为主的自发式传播传承模式,已经慢慢适应不了信息传播飞速的大数据发展模式,从而逐渐地在消失我们的视野之中。如何更好地对民间故事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在学术界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问题已经被提了出来。在当前,动漫作为我国炙手可热的文化产业之一,它既是人们生产与生活中的一种休闲娱乐方式,也是艺术家的一种艺术创作手段,它更是一种文化传播媒介。动漫是一种综合艺术,是集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以其丰富的感染力和亲和力,全方位的营造一种沉浸式的体验,对广大青少年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动漫应当是文化保护的积极参与者。因此,本文将论文题目定为“民间故事的动漫化传承与传播研究”,探索民间故事与动漫结合的可行性。本论文将大致分为四个大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关于民间故事本身的概述。分别是民间故事的内涵、分类、特征。从了解民间故事是什么,具有什么类型,总结出特征,为下文阐述其生存现状与难题做好铺垫。第二部分,主要是针对民间故事的现状难题与动漫可为其发展提供的优势解读。本部分先将从民间故事与当代社会生活土壤分离、原生功能减弱、文化认同度低、传承方式单一等方面叙述它现在的“处境”。其次从动漫的草根性、受众面广、时空特性、动漫本身的文化属性等特点具体阐述动漫为民间故事新的发展可以做的“力所能及”的“贡献”,主要是想通过两者的对比,突出动漫作为文化传播媒介的优点。第三部分是对《白蛇:缘起》的动漫化表达分析。这一部分围绕已播出动画电影《白蛇:缘起》为作品鉴赏案例,首先介绍作品的概况,分析其对民间故事《白蛇传》的剧本改编,整理出两者前后的不同与相同之处。其次从整体美术风格、造型设计特点、镜头运用特色、场景与道具设计、音乐等方面具体说明对民间故事动漫化表述的特点,为第四部分讲述经验与启示埋下伏笔。第四部分是经验与措施建议。将民间故事文化传播的难题与《白蛇:缘起》的成功经验结合一起,论述民间故事如何与动漫相结合使其发展传承下来,希望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及当代动漫产业发展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学位单位】:景德镇陶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I207.7;J954
【部分图文】:

神话故事,人类,故事,族长


不肯屈服的,事(图 1)。故事中的人,面对自然一心想人类将这种内心愿望,通过思想的想象力转在了解到的神话故事。因此,远古人们是在境下传播出来的,将面对自然的所有思想活的产物。当时的远古人类数量较少,大家以野兽的袭击,所得劳动有限,也是神话故事慢出现了勇敢或者有一技之长的能力者,他族长或者神的化身,这就赋予了人类征服自。有的部落想要占取更多的自然物资以及生一方会被远古人类认为具有“神的力量”,天下”,人类也会将这些战争事件写入故事色彩,使其成为了神话故事的一部分。图 1 愚公移山

故事,反面人物,人们思想,县官


是底层人们思想观念的形象化表达,性和典型性结合的性质。当然生活故事中由也就含有幻想的成份,但因故事是按照生活们会忽略虚构部分,从而认为这是真的,然人们追求更美好生活的理想和愿望。也正是 让生活故事更能代表某个地区或国家的民。首先,主角人物多以民众为主。刻画的人面人物大多是憨厚善良、淳朴忠诚、勤劳勇媳妇等等,而反面人物是奸诈阴险的地主、者的县官,这一类人是被嫌恶和讽刺的人。事中最现实,最贴近生活的故事之一。 它充满了人们熟悉的生活气息。最后,用写实是一种特殊的文学艺术,它可能是生活实际需要的情节都发生在一个人身上,是因为叙

场景分析,影片,湖南,永州


21旅游宣传片”。红叶浸山间的捕蛇村、满天蒲公英的草原、雾气缭绕的山光水色,有种实景拍摄的感觉。影片以永州零陵古城(今湖南)为背景,“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创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旦;;新媒介与中国传播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9年04期

2 王丽娜;;国内环境传播研究的学术景观——基于CNKI相关文献的关键词考察[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6期

3 刘向群;;关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研究中若干概念的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19年21期

4 郭建民;赵世兰;;以舟为家 向海而歌——u嵓摇八厦窀琛崩肺幕氪パ芯浚ㄐ颍J];音乐生活;2020年01期

5 王才路;;动画品牌传播的理论阐释与实践指导——评《动画品牌传播研究》[J];视听;2020年01期

6 陈世华;;大数据传播研究的政治经济学批判[J];国外社会科学;2019年04期

7 张淑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仪式化传播研究》[J];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08期

8 靳磊;王磊;潘莹莹;邸兰一;;“保健品”信息在老年群体中的传播研究——基于对30名山西省老年人的深度访谈[J];声屏世界;2019年10期

9 赵月枝;;乡村振兴与中国传播研究[J];现代视听;2019年10期

10 ;《媒介与传播研究发展报告(2016-2017)》出版[J];新闻知识;201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蒋东旭;;传播研究的起点:作为传播主体的人、人的认知与传播[A];中国认知传播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2 卞清;;修正“成见” 建构“象征”——文化社会学视野下危机传播研究的想象和可能性[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编委会[A];中国传播学:反思与前瞻——首届中国传播学论坛文集[C];2002年

4 祝建华;;传播研究国际化的国际经验:个人学术训练与机构奖惩体制的影响[A];中国传播学:反思与前瞻——首届中国传播学论坛文集[C];2002年

5 李蕊芹;许勇强;;近三十年“西游故事”传播研究述评[A];抚州社会科学——抚州市第四次优秀社科成果专辑[C];2011年

6 刘洋;;科技新闻的传播研究探讨[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三)[C];2016年

7 刘琳;;“美丽天津”对外传播研究[A];科学发展·协同创新·共筑梦想——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C];2014年

8 杨珍;;英国体育传播研究的时代语境、核心关键词与架构研究[A];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15年

9 李艳;;北京特色文化资源整合与传播研究初探——以北京的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为研究背景[A];2012京津冀晋蒙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2年

10 谢静;;社区传播:空间与人的网络重构(摘要)[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3)——网络化关系:新传播与当下中国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云上;抖音联合媒体、学院发布《短视频与知识传播研究报告》[N];人民邮电;2019年

2 记者 贡晓丽;《短视频与知识传播研究报告》发布[N];中国科学报;2019年

3 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单波;去蔽:比较传播研究的出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

4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 唐海江;媒介考古学与中国传播研究的变革[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

5 记者 董景娅;改革创新方法形式 繁荣法治传播研究[N];河南法制报;2017年

6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刘楠;学者返乡催生乡村传播研究新范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

7 本报记者 段丹洁;城市视角带动传播学范式创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

8 本报记者 刘志伟 通讯员 刘涛;做科普,这所高校蛮拼的[N];科技日报;2017年

9 本报特约记者 董庆文 邵宝辉 美国太平洋大学传媒系主任 河北大学特聘教授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中国地位提升加速传播研究国际化[N];社会科学报;2016年

10 记者 刘俊锋 董景娅;河南省法学会法治传播研究会成立[N];河南法制报;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孝祥;1910-1950年代美国社会学者传播研究的反思性考察[D];武汉大学;2016年

2 姜伟;微博场域中的政府形象传播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3 郑萌萌;基于新媒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4 丁怡;基于网络视角下的隐性知识传播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

5 张婷;科学传播研究的可视化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6 李萌;美国发展传播研究的历史考察:发展传播现代化范式的生成、危机与重构[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曹昂;流动女工健康话语的建构与传播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7年

8 丁合林;近代小说传播研究[D];河北大学;2012年

9 余越;国际非政府组织战略传播研究[D];上海大学;2016年

10 段功伟;执政党公共形象传播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芸;汉代谶纬传播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9年

2 吴宣廷;明清镖局武艺传播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9年

3 许海凤;传播仪式观视角下“江小白”品牌传播研究[D];湘潭大学;2019年

4 蔡鑫钰;中国社区传播研究(2003—2018年)回顾与趋势展望[D];南昌大学;2019年

5 黄靖涵;美国海外军事基地战略传播研究[D];国防科技大学;2017年

6 郭玉;微信公益传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9年

7 石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9年

8 柯瑞芳;民间故事的动漫化传承与传播研究[D];景德镇陶瓷大学;2019年

9 郭梦珂;新时期安徽黄梅戏传播研究[D];南宁师范大学;2019年

10 郭天琦;仪式传播视角下“抬黄杠”民俗表演传播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321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8321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e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