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乡关何处—论贾平凹小说中的乡村书写

发布时间:2020-10-09 17:36
   贾平凹是当代文学史中重要的作家,他对于乡村的书写已经长达四十余年。本文以贾平凹小说为基础,将作家早期写作的作品至新世纪以来的作品进行梳理研究,不仅要呈现作家对乡村书写,更重要的是归纳和总结出三类乡村图景,并在此基础上以具体的作品展开分析。从作家发表的第一篇小说起,作家的写作一直和乡村息息相关,商州是作家的写作根据地,同时地域因素对作家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作家四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他笔下的乡村呈现出三类不同的乡村图景:“牧歌”式的乡村、城乡冲突之下的乡村以及“失去记忆”的乡村。从早期作品中书写美好人性和和谐的乡村生活,到“牧歌”式的乡村逐渐消失;在书写城乡冲突中的乡村时,作家着重呈现出了乡村的弊病和问题,以及对城市和乡村的双重批判;《秦腔》之后的写作,传统的乡村正在逐渐走向消亡,对土地的背离带来了家园的荒芜,对礼法的漠视带来了秩序的失衡,失去记忆的乡村已经无法成为安妥灵魂的精神家园。通过对贾平凹乡村书写的研究可以看出,作家将乡村想象成精神的家园,作家对人的命运的追问和家园的追寻,实际上都指向了他对于乡村牵扯不断的情感,落叶归根却发现已经无处可归,对于作家来说,乡关何处是作家最沉重的追问。
【学位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I207.4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贾平凹与乡村
    (二)国内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一、“牧歌”式的乡村
    (一)“牧歌”与乡村书写
    (二)贾平凹早期小说的“牧歌”色彩
    (三)“牧歌”式乡村的危机
二、城乡冲突中的乡村
    (一)城乡冲突的书写变化
    (二)城乡冲突下的乡村图景
    (三)贾平凹的矛盾态度
三、“失去记忆”的乡村
    (一)书写“失去记忆”的乡村
    (二)贾平凹的追寻与乡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继红;雷达;;世纪转型: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雷达访谈录[J];文艺争鸣;2015年12期

2 谢有顺;;乡土的哀歌——关于《老生》及贾平凹的乡土文学精神[J];文学评论;2015年01期

3 陈晓明;;穿过“废都”,带灯夜行——试论贾平凹的创作历程[J];东吴学术;2013年05期

4 杨宏芹;;牧歌发展之“源”与“流”——西方文学中的一个悠久的文学传统[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5 吴义勤;;“贴地”与“飞翔”——读贾平凹长篇新作《带灯》[J];当代作家评论;2013年03期

6 张博实;;以“中国之心”诠释当代中国经验——新世纪以来贾平凹创作研究述评[J];当代作家评论;2013年03期

7 栾梅健;;与天为徒——论贾平凹的文学观[J];当代作家评论;2012年06期

8 张涛;;贾平凹创作年表简编[J];文艺争鸣;2012年10期

9 汪翠萍;;西方牧歌发展与牧歌研究的历史钩沉[J];兰州学刊;2011年04期

10 周燕芬;;贾平凹与三十年当代文学的构成关系[J];当代作家评论;2009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一秀;传统与现代的纠结[D];吉林大学;2012年

2 梁波;城乡冲突:新时期小说的一种叙事模式[D];兰州大学;2011年

3 许心宏;文学地图上的城市与乡村[D];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欢;贾平凹长篇乡土小说评论研究[D];宁夏大学;2015年

2 鲁晓娟;贾平凹的乡土叙事[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白忠德;都市里的乡土歌者[D];西北大学;2009年

4 吴艳平;贾平凹小说创作中的“乡土”书写[D];苏州大学;2009年

5 李保宏;论贾平凹的乡土情结[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黄长敏;贾平凹创作研究评论述评[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黄志刚;都市的乡土守望者[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8339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8339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b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