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在边缘处策马扬鞭——关于黄子平的学术姿态

发布时间:2020-10-10 06:31
   正三十多年前,我出版第一本书《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黄子平撰写书评,题为《文学史的"边际研究"——读陈平原〈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刊登在《读书》1988年第4期,其中有这么一段: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可以从多种角度以多种方法来研究。抓它的"边",则是其中的一种。既然我们说,它是在一个几世纪以来东西方文化大撞击中,由古代中国文学向现代中国文学的转变,它是中国文学走向并汇入"世界文学"的过程,那么,你就不难从"撞击"、"转变"、"走向"、"过程"这些词中,看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一个显著特征,即它的"边际性"。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国球;;子平不平凡:我所认识的“香港黄子平”[J];名作欣赏;2019年31期

2 李春;从“前缘”到“边缘”——黄子平的批评踪迹[J];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05期

3 邵骞;;邵骞的诗[J];边疆文学;2018年09期

4 陈骏涛;;批评:在通往成熟的道路上——评黄子平的文学批评[J];文学评论;1987年04期

5 赵仲;;批评需要规范[J];戏剧文学;1988年09期

6 查建英;黄子平印象[J];当代作家评论;1989年03期

7 吴晓东;;游动与越界——黄子平的批评理念与实践[J];文艺争鸣;2020年03期

8 张定浩;黄德海;;黄子平先生访谈:批评总是同时代人的批评[J];书城;2012年11期

9 王光明;释放文学内部的能量——黄子平的文学批评[J];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02期

10 陈顺馨;灰阑中的解读——读黄子平《革命·历史·小说》[J];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朴婕;文外之文[N];文汇报;2020年

2 深圳商报记者 魏沛娜;把文学史作为辅助“工具书”[N];深圳商报;2015年

3 洪子诚;文本“缝隙”与“历史深处”[N];中华读书报;2000年

4 杨青;共同面对城市书写的困惑[N];深圳商报;2009年

5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樽;粤港澳大湾区文学新概念正在生成[N];深圳特区报;2017年

6 王彬彬;《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再解读[N];文学报;2014年

7 ;一九八四,另一种叙事[N];中华读书报;2015年

8 本报记者 张滢莹;吴亮:维护自我的真实性[N];文学报;2012年

9 张彦武;请不要辜负你的学术和写作青春[N];中国青年报;2015年

10 本报记者 张滢莹;在当下,谈论“作家的历史与历史中的作家”[N];文学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谭浩智;历史深处的声音[D];郑州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8348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8348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9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