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边界、跨域与融通——中国儿童文学与现代文学“一体化”的发生学考察

发布时间:2020-10-21 03:32
   从发生学的角度看,中国儿童文学与现代文学具有同源性。两者的融合拓展了在"文学现代化"的整体论框架内重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研究视野。针对"泛化"与"窄化"两者关系的理论误区,本文提出"一体化"的研究思路,旨在超越纯文学的本质主义与非文学的工具主义,将两者的互动共生关系置于现代中国动态文化语境中予以考察。中国儿童文学与现代文学的一体化研究的理论前提是系统把握两者各自发生发展的演变历程。本文在此基础上寻绎区隔与融通两者的机制,梳理其分立与融合的关系形态,辨析一体化研究的可能与局限,为重构立体化的现代中国文学全息图景提供新的研究路径。
【文章目录】:
一误读与重审:两种文学“一体化”的提出
二区隔与融通:整体演进的动态关系
三张力与局限:“一体化”研究的反思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朱晓进;李玮;;语言变革对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深度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01期

2 陈平原;王德威;藤井省三;;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方向[J];学术月刊;2014年08期

3 朱自强;;论新文学运动中的儿童文学[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4 陈思和;;我们的学科还很年轻[J];文学评论;2008年02期

5 洪子诚;当代文学的“一体化”[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0年03期

6 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J];文学评论;1985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宏洲;;断代于近代的“中国文学史”批判[J];长安学术;2016年02期

2 陈舒劼;;民国叙事、民国认同与民国文学史构建:以台湾当代小说叙事为讨论对象[J];文学研究;2015年02期

3 曾令存;;近二十年来当代文学制度研究[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12期

4 邓文华;;如何看待“重写文学史”的成就与问题——以朱栋霖等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为例[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5 马健;;论文学语言的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J];青春岁月;2015年23期

6 阎浩岗;;当代文学与主导意识形态及主流价值观念嬗变[J];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5年02期

7 黄悦均;;语言变革对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深度影响[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5年11期

8 朱寿桐;;五四新文学发生的内在必然性[J];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11期

9 张宝林;;美国书写: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重要视角[J];甘肃社会科学;2015年05期

10 金进;;拓展中国现代文学疆界的必要和可能[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5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陈思和;;先锋与常态——现代文学史的两种基本形态[J];文艺争鸣;2007年03期

2 陈思和;试论“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先锋性[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 邓正来;市民社会与国家知识治理制度的重构──民间传播机制的生长与作用[J];开放时代;2000年03期

4 朱晓进;;从语言的角度谈新诗的评价问题[J];文学评论;1992年03期

5 卞之琳;;今日新诗面临的艺术问题[J];诗探索;1981年03期

6 艾青;;诗的形式问题——反对诗的形式主义倾向[J];人民文学;195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瑞峰;;报刊体“文学话”与现代文学共同体的建构[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6期

2 李怡;;近现代私人日记与中国现代文学文献研究——一个亟待展开的学术领域[J];文艺争鸣;2019年11期

3 焦鹏帅;颜海峰;;全球化视域下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指南》(2016)介评[J];中国比较文学;2017年03期

4 陈引驰;;“转型”“混合”与“多元”的现代文学语言[J];学术月刊;2016年07期

5 金进;;拓展中国现代文学疆界的必要和可能[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5年03期

6 符秋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古典主义思潮探析[J];青年文学家;2014年06期

7 王明科;;中外古今怨恨体验之比较——兼论中国现代文学怨恨体验的独特性[J];新疆社会科学;2014年05期

8 刘志华;;论中国现代文学的创造意识[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8期

9 李蓉;;《中国现代文学的身体阐释》[J];文艺研究;2011年09期

10 冯济平;;论第二代中国现代文学学者的特质及作用[J];中国文学研究;2010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杰;选择与传播[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周海波;现代传媒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周景雷;茅盾与中国现代文学[D];复旦大学;2004年

4 王黎君;儿童的发现与中国现代文学[D];复旦大学;2004年

5 武新军;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古典倾向”[D];复旦大学;2004年

6 靳明全;中国现代文学运动、社团流派兴起和发展中的“日本影响”因素[D];四川大学;2003年

7 张德明;现代与反现代张力中的中国现代文学[D];四川大学;2004年

8 李蓉;中国现代文学的身体阐释[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易前良;国家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D];南京大学;2004年

10 汪树东;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自然精神取向[D];武汉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梦云;“异域”的视野:《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MCLC)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9年

2 宋为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优伶形象研究[D];烟台大学;2019年

3 蒋佳芸;四川茶馆的现代文学书写[D];西南大学;2018年

4 尼知才让(Dngos Grub Tshe Riang);端智嘉文学思想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8年

5 郭燕立;作家与学者身份兼具的时代并行者[D];河北师范大学;2018年

6 韩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79-2016)评析[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8年

7 王秋硕;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韩国民族主义书写[D];延边大学;2017年

8 黎妮;新世纪以来现代文学经典影视传播困境及对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9 范摅骊;中国现代文学的“蛮性”书写[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永荣;中国现代文学乱伦描写重评[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495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8495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7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