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论视阈下中华多民族谚语的传承与嬗变
发布时间:2020-12-05 07:03
谚语之所以经久不衰,不仅因为其本身与人类实践活动紧密相关,而且也与谚语模因传播的优势有关。不论是产生源头还是传播过程,甚至是传播的最终效果,谚语都具有多产性、可复制性、长寿性的典型特征,而这些最基本的特征又恰恰符合模因的传播特点。从模因论的角度看,谚语在诸多民间文化中无疑是成功的、强势的模因,因而研究模因在中华多民族谚语的传承与嬗变过程中如何更好地适应和发挥作用,对于了解谚语的生成机制、传播规律以及今后如何传承谚语等民间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和参考价值。
【文章来源】:内蒙古社会科学. 2020年02期 第159-165页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模因在中华多民族谚语传承与嬗变过程中的感知与适应
(一)谚语模因与个体记忆的感知与适应
(二)谚语模因对社会集体认知的感知与适应
二、中华多民族谚语与模因双向互选的原因分析
(一)谚语的语言特征
(二)模因的传播方式
(三)外部语境的催化作用
三、模因在中华多民族谚语发展历程中的作用
(一)模因与谚语的口头传播形式
(二)模因与谚语的文字传播和印刷传播形式
(三)模因与谚语的电子和网络传播形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华多民族谚语义类体系构建研究[J]. 王冲.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8(04)
本文编号:2899080
【文章来源】:内蒙古社会科学. 2020年02期 第159-165页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模因在中华多民族谚语传承与嬗变过程中的感知与适应
(一)谚语模因与个体记忆的感知与适应
(二)谚语模因对社会集体认知的感知与适应
二、中华多民族谚语与模因双向互选的原因分析
(一)谚语的语言特征
(二)模因的传播方式
(三)外部语境的催化作用
三、模因在中华多民族谚语发展历程中的作用
(一)模因与谚语的口头传播形式
(二)模因与谚语的文字传播和印刷传播形式
(三)模因与谚语的电子和网络传播形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华多民族谚语义类体系构建研究[J]. 王冲.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8(04)
本文编号:28990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899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