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杀夫题材小说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5 08:00
作为一个文学创作母题,杀夫题材小说曾经历了从男作家创作到女作家创作、从“因奸而杀”到“因虐而杀”的转变;二十一世纪以来,又发生了从热(显性)暴力到冷(隐性)暴力、从猎奇化叙事到零度叙事的新变化,创作呈现出更多元化的局面。本文以新世纪杀夫题材小说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梳理该题材发展历史的基础上,依次探研:第一,人物形象及其关系塑造,也即杀夫主体、客体形象及两性互动关系,揭示文化程度对阶层分野和两性关系的影响,揭示两性矛盾激化的过程;第二,从制度困境探讨杀夫的发生,包含了婚姻习俗、集体暴力、法律漏洞等,部分因素在逼迫失援妇女铤而走险的同时,又恰恰为知识分子群体制造了“完美犯罪”的时机;第三,探究暴力的形态与杀夫者的结局,结合法学、社会学相关案例与统计来探讨专职主妇型、外出务工型小说的启蒙立场,与知识分子型小说超越狭隘性别对立观的叙事策略,以及对人性的挖掘和对人类普遍生存境遇的关怀。
【文章来源】:暨南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杀夫题材的发展
第一节 早期创作的单色调
第二节 新世纪创作的多元
第二章 人物与关系塑造
第一节 杀夫主体形象
第二节 杀夫客体形象
第三节 两性互动关系
第三章 制度困境的显现
第一节 婚姻习俗的制约
第二节 集体暴力的绑架
第三节 法律的漏洞
第四章 杀夫过程及其后
第一节 暴力形态及其叙事转型
第二节 杀夫者结局及现实观照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2899157
【文章来源】:暨南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杀夫题材的发展
第一节 早期创作的单色调
第二节 新世纪创作的多元
第二章 人物与关系塑造
第一节 杀夫主体形象
第二节 杀夫客体形象
第三节 两性互动关系
第三章 制度困境的显现
第一节 婚姻习俗的制约
第二节 集体暴力的绑架
第三节 法律的漏洞
第四章 杀夫过程及其后
第一节 暴力形态及其叙事转型
第二节 杀夫者结局及现实观照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28991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899157.html